第238章
书迷正在阅读:[网王同人] 和龙马相爱相杀的日子、[网王同人] 与亚久津仁的同居日常、[综漫] 我的守护甜心有点奇怪、[综漫] 冰与深海少女、恋爱称霸武侠TRPG[综古龙]、万人迷总在修罗场磕CP、禁庭春昼、他的秘密、尘雾、漫游在影视世界
妲己的眼神一亮。她早就注意到了子受的所在,然而眼神交汇,那人却不给她对视的机会。她本以为他什么也不记得,更没有了与他再续前缘的机会,却没有想到此时竟听到了他的声音。 “星君笑什么?”竟然将这样的话都说出了口,瑶池索性破罐子破摔了起来。她陡一挑眉,冷眼看着这位被世人唾骂至今的末代人皇。 “我笑娘娘到现在都只想着男女情爱之事,而不懂何为帝王心术。” “哦,莫非纣王觉得自己懂?” 残义损善曰纣,一个被世人视作昏君的帝王,莫不是要来教导她所谓的帝王心术? 帝辛笑笑,却突然提起了昔日封神旧事。 “当年以清源妙道真君智勇,金台拜将却仍只封他个督粮官。纵使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但观周将行事,每每要等真君督粮回转后救急,娘娘可知姬发同姜尚为何做此决定?” 莫说这当真是出于看重。三军督粮官,把杨戬和土行孙、郑伦摆在一起,怎么看都显得杨戬格格不入。 而若说这是姜尚暗藏的杀手锏……且不提杨戬此前已经屡次出手,商朝大军就算再傻也都不可能忽视了他。单就战场大局倏忽即变,姜尚就不怕杨戬到得晚了一步? 瑶池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她只看到了杨戬在封神战场上大放异彩,想着他若是死在那时魂魄封神才好,却从来都忽略了他在战场上的身份。 帝辛也没指望王母能答得上来这个问题,他似笑非笑地停顿了一会儿,而后接着道:“‘巴师勇锐,歌舞以凌’。姬发为与我商军匹敌,请巴蜀之师助战,自然不能再让清源妙道真君再临阵前。” 不然,到底是周武王伐纣还是蜀王? “况且,有姜尚在,想来姬发也知晓真君来历。当年帝尧知子丹朱不肖,便时常请族兄禀将其子送至他家做客,欲效当年少昊与颛顼旧事。真君身份敏感贵重,姬发岂敢轻易劳动于他?” 商朝由九天玄女扶立,若非天庭种种操作,杨戬此人本该与他们天生站在同一阵营。 帝辛看着仍是心有不甘的瑶池,暗感讽刺。他们一手树立的最大敌人,如今再来怀念或忌惮又有何用呢? “陛下当年那一道天旨,无论是‘昭惠显圣仁佑王’也好,还是‘听调不听宣’也罢,想来都不是顾念旧情,而是忌惮真君手上所握有的前朝势力吧。” 那个在妖族天庭和玉帝、王母之间曾经极盛大而辉煌地存在过的、被人族念念不忘,由西王母一手扶立的以黄帝为代表的三皇五帝,一群本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却因为杨戬踏入了道途而绵延影响至今的上古神人。 上古炎黄部族的遗民可不是如今孱弱的人族,那是足以被世人称之为古神的存在,有着灵气不曾断绝的人间养出来的天赋之能。 听调不听宣,封的本就是未能实现完全统一前,地方形成的割据势力首领。也就是说从那时候起,玉帝就已经应许了川蜀之地百万里,军、民、农诸事皆由杨戬自决。 [1]汉蔡邕《独断》卷下:“帝谥……残义损善曰纣。” [2]《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 [3]《绎史》卷七引《帝王世纪》:“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 [4]南宋开禧三年《昭惠灵显王感应碑记》:“夫昭惠灵显王者,爰自蜀川,乃象帝之裔,先天之神也。”这一句也是二郎身世的灵感,象帝虽然是天帝的意思,但不一定要指玉帝嘛,黄帝不香吗?然后满脑子屈原的“帝高阳之苗裔兮”2333 第143章 帝辛对于杨戬的了解除了先祖留下的记载外,也只有他在封神战场上展露的和旁人口耳相传中的那些。 甚至于将那位在战场上屡挫商军的清源妙道真君和先祖记载中的“象帝之裔”联系起来,都已经是他魂魄封神上天后,方才通过一些传闻和蛛丝马迹推断出来的。 那时候,即便是厌恶神佛不愿意祈求他们庇护的帝辛都忍不住感慨命运弄人,有一瞬间想过若是当日商容要求祭祀的“护国庇民之正神”不是女娲而是那位清源妙道真君又会如何。 成汤之时,三皇五帝未远。 如果说黄炎之争、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之间的争斗,无论西王母做了怎样的选择,但归根结底都始终还是人族内部的竞争的话,那么自尧舜以始,后世每一位人皇更迭的背后,都有着西王母一系和昊天一系背后操控的影子。 鲧窃息壤,亡于羽郊。因为这是昊天欲亡洪荒遗民所降下的大洪水,目的未最终达成前,不许任何人阻止。 而待得大禹之时,天庭终于开始筹谋在人心之中取炎黄而代之,需要扶立心向于他们的人皇。于是同样的事,鲧之子可为矣。甚至在禹治水的一路上,有群龙开道,导引水路;更有山野精怪假托神女之名,授以驱策鬼神之书,助他斫石疏波,决塞导厄。 云华侍长已逝,巫山之上那位托名瑶姬甚至敢自称“王母之女”的又是谁?不过是看昊天遣了龙族,瑶池便也带着三分恶意,七分兴然地点化精怪,命她相助人皇罢了。 好在,继舜而登帝位的禹并不是甘受天庭摆布而不顾人间兴亡的短视之辈。那时公天下的思想还在每一代人皇的心中,他先是看中皋陶,后又得伯益协助平治水土,一道梳理山川脉络、八方民俗而著《山海经》,于是便生出了将天下相托的想法。只是,便是大禹也万万没有想到,在自己身亡以后,他的儿子启会打乱他的全盘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