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伏击
介休,是平阳通往晋阳的咽喉要冲,也是司马军北进必须要拿下的目标,司马懿在制定进攻方略的时候,介休也是其首要的攻击对象,所以孙礼的先锋大军,进入河东郡之后,丝毫没有停歇,便直扑介休而来。 做为并州军防御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城池,这几年并州军在介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高加固了城墙,增加了不少的防御设施,将其打造成为一座要塞城池。 而且曹亮安排并州军之中最精锐的步兵营驻守在这里,可以说,介休相当于就是并州西南方向上的门户,要阻挡司马军对并州的进犯,介休是不容有失的。 为了迷惑司马军,步兵营几乎所有的旗帜都借给了那支临时拼凑的假军队,所以现在步兵营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旗帜了,当然不竖军旗也是故意混淆视听,让司马军不以为驻守在这里的军队是步兵营,只以为是寻常的守备部队,从而令其放松警惕。 示敌以弱,本身就是一种计策,司马军认为并州军的主力步兵已经被他们调动的七零八落了,六个步兵营,北面的雁门郡算有一个,东面的苇泽关有两个,如今剩余的三个步兵营已被司马懿略施小计,忽悠到了上党郡,如今能把守介休的,只剩下了一些战斗力相差很多的守备部队,司马军当然不会认为这些军队能成为阻碍他们进攻的障碍。 现在司马军需要防范的,也只剩下了并州军的三个骑兵营,不过按情报显示,如今并州军的那三个骑兵营,都布署在晋阳的周围。 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军事部署了,毕竟介休这边是山地,并不有利于骑兵的行动,骑兵打野战可以,可是用来守城的话,那可就是大材小用了。 所以这次孙礼率领的三万先头部队,也是以步兵为主体,骑兵只占很少的比例,打攻坚战,还是得以步兵为主才行。 至于司马军的主力骑兵,此刻处于殿后的位置,司马懿这是憋着大招呢,准备进入晋中平原之后,才会动用骑兵,发起对并州军的致命一击。 为了追求速度,孙礼的这一支先头部队,在从河内出发之后,一路之上就是倍道而行,每日的行进里程都不低于一百里,这样的行军强度,对于大部分是步兵的司马军来说,确实够喝一壶的。 七天,孙礼只用了七天的时间,就从河内郡的轵关,一路杀到了介休城下,如果单纯地从速度上讲,确实已经可以称得是神速了,除了骑兵,恐怕很难有其他的部队能有如此的行军速度。 孙礼之所以这样不顾一切地长途奔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和并州军来抢时间,如果并州军发现他们上当之后,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将南调的军队给调回来,但是这一来一回,没一点时间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孙礼就捉住机会,一路倍道而行,这样就完全地可以甩开并州军。 不过连续七天高强度的行军,对司马军的体力自然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在到达介休不远的灵石关时,孙礼下令先锋军暂时停止行军,许多战马都着白沫,更别说那些一路小跑的士兵了,个个累得是气喘吁吁,这一路行来,跟着行军的节奏而走,都是强撑着,此刻孙礼刚一下令暂停行军原地休息,许多士兵立刻就瘫倒在地,一动都不想动了。 由此可见,这个高强度的行军,把司马军的士兵都累成狗了,灵石关下,司马军一片散乱,丢盔卸甲,东倒西歪,那里还有一支军容齐整的队伍形象。 司马师不禁是大皱眉头,对孙礼道:“我军如此疲惫,军容不整,如果此时并州军来袭的话,何以应战?” 孙礼环顾了一下四周,呵呵一笑,道:“大公子权且放心,此地距离介休,尚还有三十余里的路程,守卫介休的并州军必定不敢冒然出城,我军今日便在此休整一日,明日再进军介休未迟。” 灵石关是一座荒废的关城,规模并不太大,地形倒是十分险要,孙礼以前在并州任过职,对并州的地形还是十分熟悉的,欲取介休,必先要拿下灵石,而且灵石与介休的距离也正合适,三十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如果并州军想要趁夜偷袭的话,这个距离是有些难度的。 更何况,现在介休并没有并州军的野战部队,单凭那么一点的守备部队,孙礼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如果他们敢来偷袭的话,孙礼反倒是举双手欢迎的。 别看现在司马军疲惫不堪,军容不整,但稍事休息之后,完全还是有一战之力的,就凭并州军那点零散的人马,孙礼压根儿没有放在眼里。 孙礼早就研究过并州的地图了,在何处扎营,他心中更是有打算的,灵石关地形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在这里设一个前进基地,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更关键的是,根据先前得到的情报,并州军驻守在介休,灵石关一带,并没有驻军,这样对孙礼来说,更是一个心仪的理想宿营地了。 不过现在日头尚早,孙礼倒没有急着扎营安寨,看看这些司马兵一个个累得如狗,他决定让军士们先休息半个时辰,然后再埋锅造饭,安营扎寨,赶在天黑之前,把营寨立起来。 只要有营寨做为屏障和防护,孙礼自信并州军就算趁夜来偷袭,他也可以从容应对。 可就在这个时候,东山上突然地出现喊杀之声,伏兵尽出,一路向他们冲杀过来。 孙礼正和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两个商量扎营的事情,突然听到了东山那边的声响,举头望去,只见东面的山坡上,并州军漫山遍野地杀了过来,顿时他们三个惊得是面容失色。 孙礼一心防备着并州军可能会夜间偷袭,但万万没想到他们居然在大白天就发起了袭击,而且看这架式,分明是在这里埋伏已久,就等司马军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