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后认错夫君 第97节
似是晨时庙里传来的钟声。 阿姒无端觉得安心。 她安静等着脚步声靠近,直到纱幔后显出一个影影绰绰的高大身影。 来人停在不远处。 沉而冷的话语透过纱慢滤来。 “可还记得你是谁?” 那男子的声音陌生而平淡。 正因没有过多情绪,似仙人般无欲无求,反令人无法忌惮。 宛如神祇在叩问世人。 阿姒脑袋里很空。 她一时无法回答他,偏着脑袋像应对师长拷问的学童,在混沌记忆中搜寻许久,终于寻到个认为合适的答案。 “我…… “我是,陈姒月?” 第55章 陈姒月。 这个名字似刚缝好的米袋边缘未来得及打结那一截线, 只消轻轻一扯,缝好的口袋便被轻易拆了来。 那些记忆压抑了许久,像袋中大米,甫一寻到缺口, 便汹涌溢出。 陈姒月。 阿姒茫然念着这个名字。 耳际有个温厚的声音耐心解释:“不按卿字辈给阿姒起名, 是因你阿娘希望阿姒将来不必受家族束缚。” 阿姒转过身, 身侧的层层白纱忽而被染上鲜亮的嫩绿, 变成层层叠叠的荷叶,她正身处一处湖中, 抬头一看, 天穹湛蓝, 澄澈如洗。 那应当是五六岁的时候。 彼时的阿姒已能说会道,渐渐知晓了很多事情,也随之生出诸多疑惑:“爹爹,您为何不按着卿字辈给我起名呢, 莫非当真和道士所说那般,是为了避灾祛病?还有, 我明明不体弱,却要说我体弱多病,平日不让我见外人就罢了, 我连族中的叔叔婶婶,兄弟姊妹都未见过几次,是不是爹怕我给您丢丑?” 她的爹爹,彼时还在外郡任职、寄情山水的陈伯安揉了揉她脑袋。 陈伯安眼底的慈爱近乎怜悯:“因为阿姒是九天神女遗留在凡间的孩子,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珍宝。自得好好藏起来, 否则若被人瞧见,只怕要将阿姒窃走。” 这个回答让阿姒很是满意。 往后十几年的岁月里, 这句话就像一块盾牌,一直陪伴着她。 她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珍宝。 也的确如此。 虽早早没了娘亲,但爹爹将她姐妹二人捧在掌心,阿姐待阿姒更是好得不像话。他们的疼爱便是套在她身上的金丝软甲,贴在心口,触之柔软,却也能替她抵御世间烦扰的侵袭。 年幼的阿姒夺过船桨,颇得意道:“爹,我像不像个采莲女?” 陈伯安笑了,再次揉揉她脑袋:“我们阿姒学什么都像。” 彼时因朝中有祖父位列三公,姑母又贵为皇后。陈氏一族为避免树大招风,惹其余世家忌惮,选择部分蛰伏。因而爹爹虽有才干,也只能暂且隐居。 可旁人都以为爹爹是借隐居造势,以博个名士噱头。但阿姒知道,爹爹性情旷达、不慕荣利,他是借着蛰伏隐居时,趁机带着两个女儿寄情山水。 由此,阿姒和姐姐自小随爹爹与山水作伴,与鸟雀为友,远离尘嚣,除去不能腾云驾雾,与神仙也无区别。 只是阿姐比她大了五岁,待阿姒八岁时,阿姐已十三。 爹爹能教她们琴棋书画,可士族闺秀的仪态教养,世家大族之间的人情往来却还需在礼乐宴饮之中习得。 因此阿姐离开了他们,回到族中。 再见阿姐,已是两年后。 彼时阿姒刚满十岁,祖父身子骨在那几年里逐渐衰竭,陈家要想长盛不衰,需要有新的人去延续火焰,爹爹纵志在山水之间,也不得不为了家族至仕。 他带着阿姒回了族中。 马车停在陈府朱门前,立在高大阀阅之下时,阿姒仰望着其上刻着的累世功勋时,忽然感到惴惴不安,她牵着爹爹袖摆问道:“阿爹,我是不是也要像阿姐在信中说的那般,习闺秀仪态,练琴艺女工,还需背四书五经,甚至隔三差五列席宴会和别家的儿郎女郎打交道?” 十岁的她刚开始抽条,快长到爹爹胸口,但陈伯安还是习惯地把她当成小孩,抬手揉了揉阿姒发顶。 “阿姒的话,不必做这些。” 阿姒松了口气,又无端内疚:“为何?这样的话,阿姐岂不是很委屈。” 陈伯安抬头仰望阀阅。 高大的阀阅将他一个七尺男儿都衬得矮如蝼蚁。 他沉默地看了稍许,轻叹。 “因为已经有别的女子替阿姒去做过这些事了,她做这些事,便是为了让阿姒往后不必做这些。” 阿姒问道:“是阿姐吗?” 陈伯安摇摇头,却未再说下去。 阿姒便当那位用心良苦的女子是阿姐,因为阿姐对她实在是太好了,她给她绣香囊,替她梳妆,还总念叨着:“我们阿姒是世上最好看的女郎。” 回到族中后,阿姒因一时不习惯世家大族的人情往来,鲜少与旁人打交道,族中兄弟姊妹听说她“体弱多病”,亦不敢来打扰。其中也有祖父和父亲纵容回护之故,可这纵容却让阿姒纳闷。 她无端觉得,这是种补偿。 可补偿什么呢? 她不需要练琴,不需要学习闺秀礼仪,更无需背四书五经。 她已经很自由了。 数月后,在洛阳见到姑母陈皇后时,阿姒更觉得她的自由在陈家这样的大族中格外难得,也因此倍显怪异。 彼时阿姒回到族中已久,早已对钟鸣鼎食之家的富贵见惯不惯,但洛阳的繁华仍是让她眼花缭乱。那巍峨洛阳宫,更如金顶最上方的明珠,可望而不可即。 可她拜见陈皇后时,却不是在洛阳宫中,而是一处佛寺。 彼时姑母虽已缠绵病榻,但依旧光华万千。接见她和父亲时,姑母似还刻意装扮了一番,早在此前,阿姒便从阿姐口中得知姑母是世上少有的美人,可那日见到姑母时,阿姒第一眼留意到的却是姑母发间错金镶玉的鸾凤发冠。 那步摇象征着身份,太过光彩熠熠,也易让人忽略了戴着她的人。 阿姐说姑母戴着这凤冠时仪态万方,可阿姒却觉得,那端方的姿态倒像一个无形的铁笼,把人的举手投足都约束起来,倘若姑母褪下华服凤冠,她的美才真正要从骨子里显露出来。 见阿姒愣愣看着自己发间凤冠若有所思,陈皇后微微笑了,招手唤她:“这便是长兄的次女阿姒?来姑母这。” 她目光如四月春风,阿姒化成一只绕梁盘旋的乳燕,怯怯走向她。 陈皇后抬手,轻轻摘下凤冠上一颗明珠,放入阿姒手中:“你是兄长的掌上明珠,姑母便赠你明珠吧。” 阿姒不肯收。 她怕摘下明珠,会有损姑母凤仪:“这明珠便似鸾凤的眼眸,明珠离了鸾凤便不再璀璨,鸾凤失了明珠,亦会黯然失色,我怎舍得拿去?” 陈皇后端凝着她,莞尔。 虽是初次见面,但陈皇后笑着凝视旁人的时候,让阿姒觉得宛如置身软云之中,无端安心。 仿佛她们曾一起度过许多个日夜。 是再熟悉不过的人。 她仰面痴痴看她,心想若阿娘在世,定也会这般看她。 那一刹,阿姒竟失了态。 她一时也忘了要还珠子,讷讷启唇,无声唤了句“娘”,虽并未发出声,可陈皇后似乎是读出来了。她怔了瞬,继而眼底泛上温柔又湿润的光华。 那目光像温泉水般覆在阿姒身上。 “好孩子。” 她摸了摸阿姒面颊。 殿内侍奉的女官适时奉承:“女郎不过才金钗之年,便已出落得亭亭玉立,颇有几分娘娘当年的姿韵,瞧,那双眼更是和娘娘有几分神似。指不定日后啊,也和您一样,尊贵万分呢!” 这话一出,无论陈皇后还是阿姒,面色都有一瞬凝滞。 陈皇后轻道:“不得妄言。” 阿姒猜测,姑母如此说是因九哥说族中有意将阿姐嫁给太子表兄。这位女官夸她日后像姑母般尊贵万方,岂不是在挑拨她们姐妹?不过阿姒知道,姐姐才不会生气,不仅因为阿姐和她心连着心,更因为阿姐和三皇子两情相悦。 但阿姒自己却被那句话吓到了。 她把攥在手心的那颗明珠奉还陈皇后。身上华服罗裙已有些繁重,她怕这明珠上的贵气会像金丝般缠住她。 陈皇后却不收。 她冲着阿姒轻眨眼眸,眼里露出些许狡黠,阿姒恍若透过这暗藏的狡黠,看到了尚是无忧少女的姑母。 姑母说:“既是鸾凤的眼睛,那小阿姒就更要收下了。带上这明珠吧,带她去看看世间百态,山川草木。” 陈皇后言辞恳切。 阿姒似读懂了其中的未尽之意。 她最终收下明珠。 . 阿姒只在洛阳留了几日。 去时她和父亲及姐姐一道,回来时,身边只有那颗明珠。 爹爹留在洛阳成了太子少傅,而阿姐则入宫为姑母侍疾,她不舍得让爹爹和阿姐辛苦,想就在洛阳陪着他们。但爹爹却坚持让她回颍川:“阿姒年岁尚小,过几年再来洛阳陪爹爹也不迟。” 阿姒只好回到颍川,依旧过着与世隔绝、不见外人的生活,倒也自在。 她那身为名士的祖父亲自教她为人处世的道理,但直到十三岁时,阿姒无甚长进,祖父便道:“你这孩子看不进 銥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