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戴高山文集在线阅读 - 名闻天下泉州桥

名闻天下泉州桥

    名闻天下泉州桥

    从某种角度来讲,泉州的历史,多半是用石头铸就的!由花岗岩千年万寿所铸造的不朽,成就了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部分!当我们走进大街小巷,村野乡邻,迎面而来与我们对语的,多半是那千年的石头!是它们成就了塔、成就了桥,成就了一座座久远的古厝。

    今天,我们将重温石头的历史,重温数千年来泉州人民的智慧。这里有一座石桥,被称之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名桥之一——洛阳桥;这里还有一座石桥,被称之为天下无桥长此桥并上了中国邮票的桥——安平桥!

    是的,或许千年只是瞬间!然而千年,总要刷新无数历史!只有石头依旧,只有历史永恒,只有先人的业绩,依然和我们永久对白!

    千载万安洛阳桥

    洛阳桥千载,是因为它已近千年。然千年的岁月,只是一个长度!今天,洛阳桥依旧以其古老的故事横亘期间,在那一块块基石上,留下多少传说!

    偶得一日清闲,我决定去一趟惠安洛阳。早上九点多钟时,我从晋江出发。因想顺路拍摄几张沿途的风景名胜把玩一下,就自己骑着摩托车穿越晋江大桥,向惠安洛阳方向驶去。一路上,走走停停,拍了不少晋江和洛江沿岸的风景照片。中午时分,我又从洛阳转道泉州,顺着324国道一路往回骑行。

    车到洛江时,从洛江大桥过来,往左一看,远远就是隐在一处的洛阳桥。说实话,从洛江大桥经过,已经不是一、两回的事了。然而,对近在咫尺的洛阳桥,却从来没有专程拜访过。这一次,因为自己骑车路过,无论如何也要去看一下。所以,当我骑摩托车过了洛江大桥之后,就向左转过,去看了一下闻名天下的洛阳桥。

    洛阳桥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名桥之一,它和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齐名。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世界上尚存最早最大的海港梁式古石桥,誉称“海内第一桥”由当时时任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造。北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开始修建,至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建造完成。前后历时近七年时间,耗资白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接海跨江的花岗岩大石桥。

    洛阳桥整座桥的建造工艺,在当时世界建桥史上堪称一绝。其中最为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是世界上第一次把生物学运用到桥梁工程的创举。当时的人们建成桥墩之后,在靠近海水的岩石上,种养海蛎,让海蛎在海水中自然生长繁衍。海蛎经过一代又一代繁衍,迅速将桥墩下的花岗岩石块,连结成一大片大块大块的整体,构结成牢固的桥墩基石,确保桥墩稳固,铸就了洛阳桥平板石桥跨越千年的基础。

    洛阳桥建成的近千年来,经过十数次修复,其中较为严重的几次大修有: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明宣德年(公元1426-1435年)间;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597年);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

    民国二十一年,入闽的蔡廷锴将军以蔡襄后裔自居,执意改建洛阳桥。当时福厦公路从此桥经过,为了让汽车能够顺利通行,蔡廷锴让人用钢筋水泥将桥面增高2米、拓宽至7米,此次修改工程于一年之后竣工。改建后的石桥,除江中桥墩、桥上4尊石将军和桥边数座残塔之外,已经失去了洛阳桥的原貌。蔡廷锴将军此举,无疑给这座千年古石桥,抹上一把近代史的黑灰!

    1939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阻止日军进攻,洛阳桥被迫炸断,两岸居民只能以绳索木板连起勉强过桥。直到1993年3月,国家才拨出600万巨款重修洛阳桥。到1996年10月,彻底恢复了洛阳桥的古时旧貌。

    虽然经历多次浩劫,洛阳桥依旧还是洛阳桥。据载,北宋时期洛阳桥建成后,全长为3600尺,宽15尺。1961年5月,洛阳桥经福建省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洛阳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0月重修完成之后,洛阳桥的桥长为742。29米、宽4。5米、高7。3米。也就是现在所看到的全新的洛阳桥了。

    然而,当我们走过此桥的时候,虽然依旧会想起北宋往来的故事,但是,脚下的石板,除了那海蛎连结而成的基底石墩,剩下的只有共和国坚强的复兴之路!

    那一天,我顺着重新修筑过的老桥新石,来回走上了一圈,心生感慨,随机拍摄了一些照片。下午二点多钟时,桥上不断走来一些讨海渔民,那三三两两绑着头巾走上石桥的惠安女,挑着箩筐走下滩涂,向停靠在水边的小船走去。望着滩涂上的脚印,我目送她们的身影向大海深处划去,慢慢的,等待晚潮的归来

    千秋万寿安平桥

    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横架在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至今已有八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这也是一座跨海式的石桥!

    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故此桥得名“安平桥”安平桥全长2255米,约五华里长,故俗称“五里桥”赶在一个好天气里,我去了一趟南安水头镇,回来的时候,正巧路过安平桥。因此,乐得“顺手牵羊”提着相机便往上走去。

    安平桥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历经十四年方大功告成。和洛阳桥一样,它也是采用闽南花岗岩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近海水处种蛎,形成“种蛎固基法”其桥宽为3-3。8米,共有361个孔墩。由5-8条大石板铺架而成,硕大的石条长约5-11米,宽0。6-1米,厚0。5-1米,重4-5吨,最大的石条重达25吨。

    安平桥的倡建者黄护原是一方富商,靠经营海外贸易发迹。据说,当年他捐资三万缗钱倡建此桥,然而工程进行到一半时,却不幸病逝。后由其子黄逸继承父志,继续支持“安平桥”的兴建工作,直至公元1152年终于全桥完工。据晋江县志记载:“晋江、南安之界,旧日以舟渡,宋绍兴八年,僧祖派始筑石桥未就,二十一年来赵令衿成之,酾水三百六十二道,长八百十有一丈,宽一丈六尺”因此,若说安平桥的后期建造主持工作,则是当时的郡守赵令衿。

    做为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安平桥被称为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第一长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是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和桥梁工程技术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物标本。1961年2月4日,安平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的成功建造,打通了由泉州南下漳州、以及广东潮州的商旅通道,方便了民间物资的快速流通,大大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繁荣。

    在安平桥上,我从南安水头方向一直往晋江安海方向走去,一路上人来人往,有乡人,有过客,也有游人。海风吹来,桥下的海水激起阵阵水纹。向两边望去,总用地面积1300亩,其中水域面积500多亩的“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已经大部分完成,亭台楼阁已具规模。此生态文化公园的建设,有望年底全部竣工,届时的安平桥,将是一个集古朴与清新、自然与和谐的人文景观公园!

    一队队一行行的过客游人走过,不同层面的人感受着不同的景观。有人喜欢现代风景的优雅,有人喜欢历史文化的积淀;有人喜欢清清的海水,有人喜欢长长的古桥;有人喜欢随风而动的草木,有人喜欢坚强横越的石梁

    做为历史积淀的安平桥,依然保持着它横跨江海的气势。两边海水波光粼粼,远处的树木,近处的水鸟,都会有它们安静的一隅。这是人类开发自然并与之和谐相融的证据,从古至今,数百年来,安平桥一直以历史的原貌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它没有改变,堪称千年万寿天下第一桥。

    同根同种兄弟桥

    当然,如果我们轻轻掀开这两座古桥的历史面纱,是否会对它们的故事,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呢?

    洛阳桥,建于公元1053-1059年,前后历时近7年时间。其长度为742。29米、宽4。5米;安平桥,建于公元1138-1152年,前后历时达14年之久。其长度为2255米、宽3。8米。两桥同建于宋朝,虽相差不到百年,却是一座建于北宋,一座建于南宋;可见,虽然当时北方战争打得热火朝天,而对南方沿海而言,影响却并不很大。

    同样,两座石桥也见证了宋朝整个历史背景,虽然在武力上节节败退,但在经济上依然保持着相当稳定的发展态势!一个有着巨大经济实力的国家被外敌凌辱,其根源就在于政治上的腐败!

    洛阳桥和安平桥都是民间筹资所建,但其功勋者,一个是政府高级官员,一个是民间巨商富贾。他们所做的壮举,都是造福万民万世的大事,这种精神,不管在封建时期,还是今天,都是光照千秋的义举。同样一个话题:古代民间集资修桥造路,与今天某些败坏的商业道德比起来,洛阳桥与安平桥的存留,依然可以做为历史永恒的标杆。

    而就其构造而言,洛阳桥和安平桥的架构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跨海大桥,都是采用闽南花岗岩石横直交错叠砌,都是采用“种蛎固基法”生物学建筑。其桥墩在激流处采用船型桥墩,以便于排水泄洪,减少流冲力,也都是一样的。可见这两座兄弟之桥,同在一个地区同唱一首歌。只是弟弟比哥哥身长很多也坚固很多,但哥哥却比弟弟宽了一些胖了一些。

    或者,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洛阳桥一生多灾多难,多次重修,而安平桥却保存较好。虽说两座石桥一起携手走了近千年,但是,洛阳桥的故事最终只留下一个桥墩;而安平桥的历史,却是风采依旧,保持当年。

    不管怎么说,兄弟永远是兄弟,或许你在海的这头,或许我在海的那头,但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石头故乡的情,永远相连,永远是这片土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