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76节
…… 长安博物馆,古书画修复中心。 一个头发花白,面色黝黑的老头,正拿着放大镜观察一幅古画画芯的纸张纹帘。 这老头不是别人,真是当初参加国宝《千里江山图》修复讨论会的专家之一,陈天寿。 作为古书画的修复师,对古书画的真伪鉴别,也是有一手的。 一般情况下,他们的鉴定水准,不比经常在电视上抛头露面的鉴宝专家们弱,甚至从某一方面来说,比那些专家还要更权威一些。 此刻,陈天寿正是通过纸张的年代,来鉴别这一幅古画的真伪。 他正看得仔细,忽然门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紧接着一个轻柔的声音传了过来: “爷爷,魔都博物馆方面传来消息,那个向南,将会在十一月一日在魔都举行向氏‘珠联璧合’修复技术全球公开大会。” “向氏‘珠联璧合’?向南自己研究出来的修复技术?” 陈天寿拿着放大镜的手颤了一下,紧接着伸直了腰,转头吩咐道,“去订两张明天到魔都的飞机票,你回去收拾一下,到时候陪我一起去!” “好的,爷爷。” 门又被人轻轻带上了。 陈天寿回想起向南当初在京城时的种种惊人表现,那张黑脸也忍不住抽了抽,喃喃道:“向氏‘珠联璧合’和京派绝技有关联吗?这小子,有点意思。” …… 奉天故宫博物院,原是清代初期营建和使用的皇家宫苑,始建于1625年,是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其高台建筑、“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在华夏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 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奉天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此刻,在奉天故宫博物院里,一个身材高大,长着一张国字脸的老人,正拿着手机在打电话,声如洪钟: “老刘啊,好久都没听到你的声音了,我还以为你已经下去了呢,哈哈哈哈!” “你说我?我身体硬朗着呢,一顿饭能吃五个大馒头,外加半斤牛肉!” “上次京城故宫那边要修复《千里江山图》,我接到电话了,可我老婆子病了,要开刀做手术,我实在是走不开啊……哦哦,不碍事不碍事,就是有点胆囊结石,把胆割了就没事了!” “你说什么?京派绝技‘珠联璧合’重现了?不是京派的,是向氏的?” 老人原本就很大的嗓门,一下子又提高了八度,“什么什么?还要全球公开技术?真的假的?!你,你等我,下午有飞机的话,我下午就过来!” 挂了电话,老人看了看左右没人,大吼了一声:“小李子!赶紧打电话给我订下午去魔都的飞机!要快!” 小李子的声音远远地传了过来:“哎,我知道了!” 老人是奉天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修复中心的老专家,名叫沈熙文,和刘其正等人都是同一辈分的人物了。 沈熙文名字文绉绉的,人却是显得很粗犷,不管是说话,还是平时行事,都是大手大脚,随性得很。 但实际上,他在修复古书画时,却和平日里完全换了一个人一样,小心谨慎得仿佛是在豆腐上雕花一般。 沈熙文让小李子去订机票之后,独自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忽然他站住了脚,抬手猛地一拍脑袋,颇有些懊恼道:“怎么就给忘了?那向氏,可不就是近日名声鹊起的向南嘛!” …… 蜀省博物馆里,一位老太太坐在沙发上,凝眉沉思。 老太太名叫罗雅琴,今年也已经六十多岁了,她是蜀省博物馆古书画修复方面的老专家,同时,她也是古书画修复蜀派的传人。 就在刚才,她接到了一位好久不见的老姐妹楚天遥的电话,还告诉了她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京派绝技“珠联璧合”重现于世了! 只不过,如今不再称呼为京派绝技,而是向氏“珠联璧合”! 更让她吃惊的是,这个向氏,居然就是前段时间,名震文博界的向南,国内最年轻的古书画修复国家级专家! 楚天遥说,十一月一日,魔都博物馆将举行向氏“珠联璧合”修复技术全球公开大会,希望她能去参加。 听到这个消息后,罗雅琴已经让人订了机票,准备连夜赶赴魔都,她要趁着大会开始之前,亲自去见一见这个向南。 因为,蜀派也是有绝技的,那就是“借尸还魂”。 这项绝技,可以把整个旧书纸更换,让原来的墨迹附着在新的纸张上。 然而,时至今日,这项绝技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失传了很多年。 向南能让京派绝技重现于世,那么,他有没有可能也让蜀派绝技再现人间? 第114章 我看起来像傻子吗 向氏“珠联璧合”修复技术全球公开大会这个消息,以魔都为原点,向着四面八方传递出去。 不止是蜀派的传人得到消息后,连夜赶赴魔都,其他各个派别的传人,诸如津派、杨派和苏派,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第一时间订了机票,要赶赴魔都一睹盛况。 各个博物馆的古书画修复专家们,也都带着人,纷纷朝魔都汇聚。 业界人士关注无比,媒体也是蜂拥而动! 国内最年轻的古书画修复专家向南,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古书画修复技术? 这种新的修复技术被命名为向氏“珠联璧合”? 向氏“珠联璧合”和京派失传已久的绝技“珠联璧合”有什么关联? …… 这一个个问题,都是文化界里的大新闻呀! 国家电视台第一频道的编导王俊,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淡然一笑,二话不说,带着一个摄像记者,扛着摄像机,就直奔机场去了。 他去哪里? 当然是魔都了! 上次京城故宫博物院举办《千里江山图》特别展览时,王俊就给向南做过一次访谈节目,在那个时候,他就意识到,向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果然,这才分开没多久呢,他就捣鼓出大事件来了! 国内古书画修复行业,一直沿用着古老的人工修复技术,几千年来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反而还有些退步。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有些神乎其技的绝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古老的技艺在失传,新修复技术的研究又迟迟打不开局面,这才导致了如今的尴尬局面。 可现在,一个年仅21岁的在校大学生,同时也是国内最年轻的古书画修复国家级专家的向南,居然研究出了一种和京派失传已久的绝技“珠联璧合”同样效果的修复技术,这岂能不让人震惊? 向南是如何研究出这种古书画修复技术的? 他到底经历多少次失败才让这技术完美呈现? 他又为什么愿意将自己辛苦研究出来的技术,向全球公布? “这一定会是一个好新闻!” 在前往京城国际机场的路上,王俊想起向南那张略显稚嫩又棱角分明的脸,脸上忍不住露出一抹笑意。 …… 在各方为了参加这次向氏“珠联璧合”修复技术全球公开大会,而纷纷汇聚魔都之时,向南正带着戴旭刚、康正勇和常悦,在修复室里修复一幅古画。 向南没有动手,而是让他们三个人清洗古画的画芯。 “你们学到哪一步了?” 向南负手而立,一边观察着他们的洗画动作,一边问道。 戴旭刚等人相互看了看,一脸羞愧地说道:“一直都在洗画阶段。” 向南点了点头,这也正常,毕竟是实习生,不让你上手操作也是对的。 一是技术不纯熟,都没来多久,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更谈不上什么熟不熟了。 技术纯熟,那也是需要次数来累计的。 都上不了手,哪来的纯熟? 而且,古书画修复行业里,在真正接触文物之前,严格来说,是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来练习的,这一批实习生来这里也不过一年不到的时间,能让他们清洗古画,已经很不错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不容易追责。 不止是古书画修复,实际上,所有的文物修复,在完成之后都会留下标签,上面除了要写明修复时间这些基本资料外,还要写上文物修复师的姓名。 做这些并不是为了留名青史,而是为了方便追责。 一旦文物因为修复师的修复手法等问题,出现了损毁,那经手的修复师可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的。 而如果让实习生来修复文物,一旦出现追责问题,谁肯来他们的错误买单? 当然没有人会愿意! 那么,不让实习生去接触文物,是最好的防止意外的办法。 向南想了想,又多问了一句:“你们三个人,接触文物修复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了,有谁是真心打算一辈子都做这一行?” 戴旭刚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脸上有点疑惑,不知道向南在这个时候问这个问题,有什么用意。 想了想,戴旭刚率先开口了,他说道:“在这里实习了这么久,我觉得想要做好文物修复,最重要的是耐心和细心,可我这个人吧,最缺的就是这个。” 说着,他自己都笑了起来,伸手挠了挠头,继续说道,“我可能实习到寒假就不过来了,约了几个同学,准备到油画村里去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到京城的大山子艺术区里去闯一闯。” 向南点了点头,笑道:“趁年轻,出去闯一闯,其实也挺好的。” 他没那么古板,非得觉得所有人都去修复文物那才是最好。 每个职业的存在,都是不可或缺的,都需要有人为之奉献,有人不擅长做工程师,但他擅长做老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人尽其才,才能在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当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要是一个不适合修复文物的人,非要去修复文物,那不是为了保护文物,说不定是在毁文物,看看世界各地那些被毁了容的珍贵文物就知道了,这不是一城一地的损失,这是整个人类的损失。 向南又转头看向康正勇和常悦,想要看看他们怎么说。 常悦低头想了一会儿,这才低声说道:“我年后可能也不过来了,家里托关系,给我找了个高中老师的工作,教艺术特长生绘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