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临凤阙在线阅读 - 第133节

第133节

    他这话说完,离他最近的魏群玉就没忍住多看了他一眼。听着是万金油式的回答,但无论是看脸还是听声音,元光耀似乎都很平静……这可不符合元府和吴王府的传统。如此看来,关于此事,元光耀早考虑过了吧?

    当事人亲爹的反应比其他人还冷静,众臣不由又安静下来,心想皇帝难道不打算借此事踏平吐蕃?应该不至于才对啊……

    萧欥不怎么意外。元光耀向来是谨慎小心的性子;就算他心里恨不得把吐蕃的一群人都绳之以法,但若要他为了一个人的安危而认定借此发动战争是合理的,那就太视黎民百姓于无物了。

    “如此,朕知道了。”萧欥颔首,重新开口问:“还有没有别的意见?”这时候,他多扫了那些还没吭声的大臣一眼。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摸不清皇帝的意图。搞什么鬼,新皇帝的心思也这么捉摸不定?还能一起愉快玩耍吗?

    结果,在真的有人回答之前,沉默的时间比上一次还久。

    “回陛下,臣有些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出声的人是顾东隅。

    太极殿上起了一阵细小的骚动,人人都竖起了耳朵。

    要知道顾东隅现在是鸿胪卿暂任中书令,差不多也能算三个宰相之一。在李氏倒台后,尚书仆射一职还在空缺中,三宰相仅存其二。门下省侍中兼任太傅的魏群玉最近好像也被传染了惜字如金的毛病,搞得他们这样的底下人实在摸不清上面的意向。

    光从上面这点来说,顾东隅的态度已经很重要。

    另外,作为国丈,元光耀不好表态,确实是事实。然而,和他是好友的顾东隅就没这个顾虑啊!如果是顾东隅的话,他一定知道元光耀没说出口的话是什么!

    如果先知道皇后那边的态度,他们再说话不是更安全么?至少能保证不得罪皇后一派啊!不得罪皇后就是不得罪皇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说。”萧欥倒没想那么多,简洁道。

    顾东隅拜了一拜,才继续道:“臣以为,此事可大可小。若是想要彰显我大盛之气度,不与小国一般计较,那意思意思地给个教训,也就够了;若想要壮大我大盛之国威,那自然是同诸位同僚们所说,杀一儆百,好让周边其余小国闻风败退。”

    众臣一听——哟,顾东隅果然是有名的会说话!不说自己的态度,倒是把两种可能都搬上去说了一通,还不得罪任何一边!这功力,他们得学着点啊!

    然而萧欥没有太大反应。因为他知道,顾东隅不会给他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就算顾东隅没有之前那样锋芒毕露,但那锋芒只是藏起来了而已,并没有消失。

    “进献的歌舞表演混进了刺客,的确是极大的失职。”顾东隅不急不缓地陈述,“若不是吐蕃使团,这件事牵扯就小,可以轻松处置。但现在已经牵涉到了吐蕃使团,那臣觉得,就必须考虑两国因此交恶而带来的最坏结果。”

    众臣听得一愣一愣的。全是大道理,没错;找不出可以反驳的,也没错;但再这么说下去,顾东隅该不会想得出一个结论,应该对吐蕃使团高抬贵手吧?

    “所以你的意思是?”萧欥微微眯眼。

    “回陛下的话,”顾东隅恭敬回答,“臣以为,若能让苍生百姓免于战火荼毒,自然是要努力做到的。”

    ……不会真要轻轻放过吐蕃吧?

    众臣一时间都愣住了。可见到萧欥听着还微微点头,他们就更惊讶了——

    怎么可能?有西北战场的经历在,萧欥绝对痛恨吐蕃;再加上吐蕃刺客的目标还是他最心爱的皇后……

    这两点加起来,怎么看怎么觉得萧欥该立马下令踏平吐蕃呢?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想歪了。因为萧欥沉吟了一小会儿,说的是:“朕明白你的意思。若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好的。”

    ……啥?!

    众臣现在彻头彻尾地惊呆了。

    这么含蓄的表达方式,谁听得懂啊?所以说,在他们都想错的情况下,皇帝是如何明白顾东隅的正确意思的?果然是因为不管是顾东隅还是皇帝,他们都不够了解么?

    一直在边上听着的魏群玉也终于舍得开口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顾卿的主意确实妙。”他停顿了一下,“就不知道,对此顾卿是不是已经有了什么想法呢?”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在心里狂点头。他们没想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因为他们潜意识觉得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实现;如今顾东隅提了出来,那他就是有办法了?

    “魏太傅说得对。”萧欥表示同意,“若顾爱卿有什么好的意见,尽酢貊来吧。”

    “好与不好,还要陛下及众位做见证。”顾东隅倒也没把话说太满。“以臣的拙见,该让吐蕃的二位王子和国师再当庭呈辩一次。”

    一群大臣都不懂顾东隅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难道顾东隅的意思是,只要让这三人多上几次朝,吐蕃就会主动俯首称臣了吗?

    可不管怎么说,就算没有顾东隅的建议,葛尔东赞、布德贡赞以及阿诗那社尔都是必须要提的人。所以隔了不多久,人就到齐了。

    在从吐蕃出发时,布德贡赞从未想过这种发展——

    原本好好的计划被冲得七零八落,他还在大盛做了阶下囚,有生以来头一回;如今虽然待遇好了一些,但也是软禁,根本不能出门。若想全须全尾地回到吐蕃去,怕是得刮两块肉下来——

    什么?问为什么要掉肉?

    那还不是因为萧欥?就以这男人对阵吐蕃时眼也不眨的铁血作风,他绝对有理由相信,这个新皇帝会比旧皇帝难打交道,而且是难得多!

    至于葛尔东赞,他也这么想。相比于布德贡赞,他甚至更有经验——

    被从白兰羌生擒的人可是他!被千里迢迢装在囚车里运到长安的人也是他!被软禁在长安好几年做人质的人,还是他!

    一朝风云动,旦夕朱颜改,他根本措手不及!新帝的作风很明显比太上皇强硬,那他这种本来作用就是大盛要挟吐蕃砝码的人……别说回吐蕃,保全性命都是好的!毕竟,如果新帝做出御驾亲征、打掉吐蕃这事,看着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一来,当萧欥问他们对行刺皇后这件事有什么话可说时,两人只得承认自己有部分责任,没对手下人进行严格的排查。

    “那你们这是认罪了?”萧欥轻声问,手指小幅度敲了一下御座的纯金雕龙扶手。

    两兄弟对视一眼,胆战心惊地点了头。要不是无法全部否认、且推卸责任更可能激怒萧欥,他们才没有这么老实!

    萧欥似乎没察觉这种小九九。“既然如此,你们自己说,此事要如何收尾?”

    “这……”布德贡赞顿时张口结舌。他本以为萧欥一定会提出一个不平等条约、他都已经准备着讨价还价了,结果对方却问他这个?

    这就比刚才元光耀的情况复杂了。因为不管是葛尔东赞还是布德贡赞,都没法说出“任由皇帝处置”这样的话。若他们如此说了、萧欥也果真照他的想法做了,那还有他们活路吗?

    真到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的却是看着弱柳扶风的阿诗那社尔。“皇帝愿意让臣等提出解决方式,此种慷慨和诚意实在令人敬佩。臣等失察,也一定会给一个令陛下以及诸位都满意的答复。”他顿了顿,“不过在那之前,臣等需要商议一番,以匹配陛下开诚布公的态度。”

    还要商议?

    众臣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对。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谁知道这三人又要动什么小心思?不过话再说回来,他们大盛满朝文武,才智加起来难道还比不过三个蛮夷之人?

    这么想着,众臣的目光就若有似无地投注在萧欥身上,想知道皇帝态度如何。

    但事实上,萧欥当然没有耐心听取吐蕃意见的好脾气。他这么说不过是做做样子;因为不管如何,最后都是他说了算!阿诗那社尔想要和人商议也没问题,因为就算他们几个是孙猴子,也早已翻入了他的五指山——

    插翅也难飞!

    “国师倒也诚恳。”萧欥这么说,但从表情到语气都没显出他对吐蕃有一丝好感。“既然如此,就给你们三天时间。等三天之后,朕希望能听到令双方都满意的处理结果。两位王子,可有什么异议?”

    往后拖时间有什么不好的?葛尔东赞和布德贡赞立刻就同意了。

    “诸位爱卿的意见如何?”萧欥又问殿堂上的其他大臣。

    没人反对。因为这决定没什么好说的,毕竟三天也就是个很短的时间;他们绝对等得起,而吐蕃再怎么打算也就那样了。只不过,很多大臣还是偷偷地斜眼看吐蕃三人——

    多活三天和少活三天有什么区别?还不如趁早同意任打任骂算了!

    然而却有几个人很喜欢三天这个期限。比如说阴秋,比如说萧晨,比如说萧旭。他们现在基本明白,若他们想要从中渔利,就该在这三天里做好万全准备!

    此次散朝之后,大臣们都三三两两地结伴离开,准备和自己人商量一下吐蕃的问题。元光耀和顾东隅也一样;两人按例多说了点话,约好下午再见面,便各自上班去了。

    一般情况下,衙门里每日要做的正事半天就能做完。下午若是没轮到值班的人,就可以回自己府上。顾东隅紧赶慢赶,终于抢在午膳之前搞定了所有事物,回家随便吃了点就休息去了。反正他一人吃饱就行,也不用太多讲究。

    等午后起来,顾东隅就听到了门房传的话,说有人在外头等他。

    这很常见。哪个位高权重的大臣府上每天没几个人拜见?没到门庭若市的程度,就该说那位大臣低调得很了。

    所以顾东隅一点也没放在心上。他一边让人服侍他穿衣服,一边懒散地问:“这次又是谁?”

    反正肯定不是和他约好的元光耀……若是元光耀来,那人早就领到里头来了,根本不用告诉他!难道他们不知道,他最烦没事儿跑上门来送礼打关系的吗?门房处理此类事件应该也有经验了,为何还要通知他?

    侍从悄眼觑着主子的脸色,觉得自己背后发凉。“是顾……顾……”因为顾东隅和顾家早拆伙了,而顾东岭新近被撤职,所以称呼变得很尴尬;不能按辈分,也不能按官职。

    顾东隅这回真皱起了眉头。“是他?”怎么又来了?难道他之前的话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小奴也不知道。”侍从赶紧撇清自己,“不过门房来报,说顾……宣称,您若是不见他,一定会后悔的。”

    顾东隅的第一反应就是冷笑。顾东岭这是长进了,敢威胁他了?就以顾东岭的地位,还能知道什么足够让他后悔的事情?他现在一没父母二没夫人三没子女,谁也休想抓到他的弱点!

    萧欥似乎没察觉这种小九九。“既然如此,你们自己说,此事要如何收尾?”

    “这……”布德贡赞顿时张口结舌。他本以为萧欥一定会提出一个不平等条约、他都已经准备着讨价还价了,结果对方却问他这个?

    这就比刚才元光耀的情况复杂了。因为不管是葛尔东赞还是布德贡赞,都没法说出“任由皇帝处置”这样的话。若他们如此说了、萧欥也果真照他的想法做了,那还有他们活路吗?

    真到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的却是看着弱柳扶风的阿诗那社尔。“皇帝愿意让臣等提出解决方式,此种慷慨和诚意实在令人敬佩。臣等失察,也一定会给一个令陛下以及诸位都满意的答复。”他顿了顿,“不过在那之前,臣等需要商议一番,以匹配陛下开诚布公的态度。”

    还要商议?

    众臣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对。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谁知道这三人又要动什么小心思?不过话再说回来,他们大盛满朝文武,才智加起来难道还比不过三个蛮夷之人?

    这么想着,众臣的目光就若有似无地投注在萧欥身上,想知道皇帝态度如何。

    但事实上,萧欥当然没有耐心听取吐蕃意见的好脾气。他这么说不过是做做样子;因为不管如何,最后都是他说了算!阿诗那社尔想要和人商议也没问题,因为就算他们几个是孙猴子,也早已翻入了他的五指山——

    插翅也难飞!

    “国师倒也诚恳。”萧欥这么说,但从表情到语气都没显出他对吐蕃有一丝好感。“既然如此,就给你们三天时间。等三天之后,朕希望能听到令双方都满意的处理结果。两位王子,可有什么异议?”

    往后拖时间有什么不好的?葛尔东赞和布德贡赞立刻就同意了。

    “诸位爱卿的意见如何?”萧欥又问殿堂上的其他大臣。

    没人反对。因为这决定没什么好说的,毕竟三天也就是个很短的时间;他们绝对等得起,而吐蕃再怎么打算也就那样了。只不过,很多大臣还是偷偷地斜眼看吐蕃三人——

    多活三天和少活三天有什么区别?还不如趁早同意任打任骂算了!

    然而却有几个人很喜欢三天这个期限。比如说阴秋,比如说萧晨,比如说萧旭。他们现在基本明白,若他们想要从中渔利,就该在这三天里做好万全准备!

    此次散朝之后,大臣们都三三两两地结伴离开,准备和自己人商量一下吐蕃的问题。元光耀和顾东隅也一样;两人按例多说了点话,约好下午再见面,便各自上班去了。

    一般情况下,衙门里每日要做的正事半天就能做完。下午若是没轮到值班的人,就可以回自己府上。顾东隅紧赶慢赶,终于抢在午膳之前搞定了所有事物,回家随便吃了点就休息去了。反正他一人吃饱就行,也不用太多讲究。

    等午后起来,顾东隅就听到了门房传的话,说有人在外头等他。

    这很常见。哪个位高权重的大臣府上每天没几个人拜见?没到门庭若市的程度,就该说那位大臣低调得很了。

    所以顾东隅一点也没放在心上。他一边让人服侍他穿衣服,一边懒散地问:“这次又是谁?”

    反正肯定不是和他约好的元光耀……若是元光耀来,那人早就领到里头来了,根本不用告诉他!难道他们不知道,他最烦没事儿跑上门来送礼打关系的吗?门房处理此类事件应该也有经验了,为何还要通知他?

    ☆、140第 140 章

    从入主太极宫以来,萧欥和元非晚依旧照着从前在德王府时的样子,日日食宿在一起。以前还有萧欥出门办事未回的情况,现在倒是更黏糊了——身为帝后,做什么事情都是别人进宫来见他们,没大事基本不用出门啊!

    所以,如此一来,每日午膳和晚膳之后,两人都能说说话。有时候是正事,有时候只是单纯的谈情说爱。每逢后者,不管是在甘露殿还是立政殿,宫女太监们都会识相地退出去,再在心里夸一声帝后简直是天下夫妻的典范。

    今日也是一样。两人一起吃了饭,在消食的功夫,萧欥便告诉元非晚今日太极殿上发生的事情。“这事儿是三司会审没错,大理寺卿提出来也无可厚非。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头。”

    “确实,”元非晚表示赞同,“光那个姓氏就不对头了……但若他没有说更多的,那咱们也只能等,等他露出破绽。”

    萧欥想想也是。他从未设想过,他登基以后就万事大吉了。但既然他已经掌握了更高的权力,对付某些人就会更加游刃有余,实在不急。

    “照现在的情形,越等下去对他们越不利。”他慢慢道,“所以,就算不能一举成功,他们也肯定会想着动摇咱们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