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页
门外传来匆匆的脚步声,敏宁抬起头来,转动了一下酸痛的脖子。 那外面的人当即敲门。 碧影开了门,就看见贾进禄站在门前。 什么事儿?敏宁开口问。 贾进禄就站在书房门前,透过碧影跟敏宁报告,主子,三爷府上送来了一张帖子以及一封信。张爷爷让小的给您送过来。 敏宁说了一声,碧影,接过来给我看看。 贾进禄从怀中掏出来之后,交给了碧影。 碧影接过后转身往屋里走交给了敏宁。 府里的人都知道,府上有两个书房是不能够进的,一个是贝勒爷的书房,一个是安侧福晋的书房。 前者是男主人亲自下的禁令,后者府里的人谁不知道?安侧福晋掌握着大量的资产,许多命令都是从她这个书房里发出去的。这里一个纸头可能都是机密。 传出去甚至会整个行业受到震荡,也幸好敏宁身处贝勒府,不然那些商业间谍早隐到她身边去了。 敏宁看到帖子就放在桌上,她看都没有看就知道这是她之前送到各府上的招生帖。 撕开信封之后,敏宁打开那封信看了起来,没想到这是三皇子的亲笔信,信是写给四爷的,说才看到他那张招生帖,为了以示歉意不仅将府里的几个适合年龄的孩子都送过来,还打算让二格格也跟着过去,一来是照顾弟弟妹妹,二来也是开阔一下眼界,多读点书,就算抚蒙之后,性子也能开朗一些。 在这个时代,抚蒙之后的女孩平均寿命都不长,男人们自然知道这个原因,只是为了延续大清跟蒙古之间的联系,就算拿女孩子们的性命来填也是熟视无睹。 可以说在众朝代之中,大概也只有大清的公主过得最悲惨。 三皇子软的硬的都说了,总的来说,他的意思就是,哥哥报名的时间是晚了些,不过看在都是他侄子侄女的份上,让四爷给个面子。 敏宁笑得合不拢嘴,多出来几个学生,她高兴还来不及,面子自然要给。 最后又想到对三皇子后院中的情况也不了解,便问向贾进禄,对了,三爷家都有哪几个孩子符合年龄? 贾进禄这些天可没少帮忙整理宗亲和皇子府中适龄的小阿哥,对于三皇子府中还算是了解。 弘晟阿哥在上书房读书肯定不会来,那适合年龄的也只有弘曦阿哥和弘景阿哥以及二格格和三格格。 弘景? 敏宁一听还以为跟自家元宝重名了。 好在贾进禄这时候帮忙解释,这位弘景阿哥,咱们家的二个少个日字。 敏宁点了点头,皇帝儿子多,这皇孙自然也多,日字旁的字稍微出彩一点的都用光了,有许多不注意就取了重名。 先前四爷也跟他埋怨,他看中了弘晟这个名字,没想到被老三家的抢了先。 弘景就弘景,回头大不了跟弘暻分开分成两个组,名字相同,这是难以避免的,全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个类似的名字呢。 敏宁能想得开,贾进禄自然也就不多嘴了。 随后让贾进禄赶紧给三皇子府中回个音,就说七月一日是开学的日子,别忘了将孩子们送来就成。 开学时再说其他的,敏宁原来想让这些孩子们都住宿的,后来想了想觉得又不行,才几岁的孩子自制力不行,可能想家想得根本无心读书。 还是让每个府差遣马车过来迎接,当然要怕费那个事的话,可以由学校组办一个校车接送。 到了五月底,天气逐渐热起来,皇帝终于准备启程前往热河避暑。 大皇子、太子、八、九、十、十三、十四阿哥都在随驾之列,而除了这些成年的皇子以外,皇帝把自己最心爱的十八阿哥也带上了。 三爷、四爷属于被留守在京城之列。 三爷和其长使修撰的书即将大成,所以忙一点无法出行还算正常。 可四爷呢? 他先前忙碌着航海贸易,这件事情已经告一段落,目前不可能有那么大手笔的在往倭国去,每月里去十来条船已经足够了。 特别是先前收回户部的欠账,那可是大功劳,没道理这一次不带他前往塞北,可偏偏皇帝就将他落下。 四爷心里不知道怎么想的,不过敏宁确实觉得家中气氛有些变化。 大概四爷是真的受到了打击,又拾起了经书恢复跟禅师的交流。 敏宁暗地里嘀咕一声,没去才是好事,还真以为现在是皇帝年轻那会儿。 皇帝年轻自然不惧儿子,可是是因为年老,才将几个有威胁性的儿子带在身边,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怕天高路远,京城这边要是出了什么状况,皇帝伸手莫及。 至于将三爷和四爷留在京中,肯定是对他俩放心。 敏宁没理会四爷那些小心思,闲的时候或许还会安慰他,可这些年过来,她都已经习惯了四爷定时性发作,她才不相信四爷真的能够忘却红尘,抛出杂念出家去。 看他平日里肉也吃,酒也喝,偶尔还找人滚床单,敏宁最后一点担心也抛却了,开始忙碌起自己的事去。 皇帝离京之后,京城里照旧安静下来,皇帝离京好像鬼马蛇神也跟着离开,日子又平淡了下来,就算偶尔有轰动性的新闻,顶多就是哪家小妾被抓住红杏出墙给丈夫戴了绿帽子,要不就是哪家的纨绔子弟踢了铁板。 这些都是小事儿,敏宁挑了个时间,告知了四爷一声,便去了几位夫子家。 敏宁原本也想请张英做夫子,只是老大人都七十二岁了,敏宁实在是怕他哪里伤着,听说过年那会儿因为天寒差点没撑过去。 后来赶紧送到医学院去,结果却检查出这是老年病,是身体已经快到极限,根本不是靠治病能够治愈的,那边的大夫交代张家好生照顾老人,最多也就半年时间了。 听说这一次张廷玉告了假,原本并不想随皇帝一同前往赛北,后来被张老大人拿着拐杖打了两下,硬是将人赶去来。 皇帝那边知不知敏宁不知道,不过这事四爷却是知道的,还跟敏宁感叹过张廷玉纯孝,张英的舔犊之情。 敏宁心里顿时明白为何未来张廷玉会成为四爷的心腹大臣,原来这么早就刷过脸了。 跟夫子商议过文学课文之后,由简到易,从简单的文字教起。 这个时候敏宁恨不得弄出一本新华字典来,要是有了字典,只要学会了拼音,那认识字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样想着敏宁回到府里后就默默的整理了一套拼音出来,不过暂时还藏着,毕竟这套拼音只是后来人整理出来。 现在的北京话可跟普通话大不相同,她就算拿出了这套拼音,又凭什么让别人按照这套拼音来学?除非时机成熟,伴随着大清各地遍开的小学,才能够将普通话推广开,等到绝大多数都认同普通话之后才能将这种话语定为官话。 六月份出了一件令人措手不及的事,原本敏宁还以为张英时日不久,未来会迎来这件丧事,可没想到明珠竟然先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