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殊儿啊, 是这样。说到和乐仪年纪相仿的女孩子……朕就想到了你三妹的女儿婉云。朕知道,她不是公主,去慧曜楼学习名不正言不顺。不过她毕竟是朕的外孙女,你的外甥女,身世又那样可怜……” “父皇,您不必多言,让婉云也一并搬去慧曜楼就是了。”裴清殊笑了笑说:“以往是怕云儿依赖宁娘娘,宁娘娘又不舍得,才没让她搬去的。现在婉云差不多也有十岁了,想来已经独立许多。她去慧曜楼里,正好能照顾两个妹妹。” 乐仪闻言,不禁十分不服气地说:“不是这样的皇兄,乐仪是‘仪’字辈的,她们是‘婉’字辈的,乐仪可是她们的姑姑呢!” “好,我们乐仪是姑姑,是长辈。”裴清殊宠溺地捏了捏乐仪的小圆脸儿,“那你年后去了慧曜楼,可要好好地听教习姑姑们的话,给两个侄女儿做表率哦。” 小乐仪信心十足地说道:“皇兄放心,乐仪一定会照顾好两个侄女的。” “乖。”裴清殊放下乐仪,摸了摸她的头,“先叫乳母带你出去玩会儿吧,皇兄有事要和父皇母后说。” “喔。”乐仪应了一声,去拉一旁的十四,“十四哥,你陪我出去玩儿雪吧!” 十四向来也很宠乐仪这个小妹妹,闻言正要答应,却听裴清殊开口道:“十四,你先留下。” 十四向来很听裴清殊的话,闻言便应了一声,安抚地捏了捏乐仪的小脸儿,让她自己出去玩儿去了。 乐仪走后,十四便好奇地问道:“皇兄,是什么事儿呀?” 裴清殊看着眼前的弟弟,发现不知不觉,他都已经长得这么大了,竟是只比自己矮半个头。 十四比裴清殊小十岁,在裴清殊心里,自己这个弟弟一直是一个长不大的小不点儿。 若不是前些日子,傅太后提醒他,说是该给十四找侍寝女官了,裴清殊都没意识到,十四竟然都已经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老实说,刚刚听到要给十四找媳妇儿的这个说法时,裴清殊心里是感到非常不适的。 一个孩子,怎么能够成婚呢? 不过,仔细想想看,当年裴清殊在十四这么大的时候,婚事都已经差不多定下来了。现在给十四挑选一位王妃,已经不算早了。 “你年纪也不小了。年后,就该让侍寝女官教你通人事。现在正好父皇母后都在,朕想谈一谈你的婚事。不知父皇和母后,心里是否已经有主意了?” “这……”太上皇显然和裴清殊之前一样,一直都把自己最小的儿子当成孩子,完全没意识到他已经到了娶妻的年纪。 这主要还是因为,十四本人的性格,还是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当年裴清殊在他这么大的时候,可是比他要成熟稳重多了。 “殊儿,阳儿还小呢,他的婚事,父皇还真是没想过……” 林太后也道:“我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只要阳儿喜欢就成了。” “皇、皇兄……您说什么?婚事?”虽说十四打小就闹着跟裴清殊说自己要娶媳妇,可是真到了要相看媳妇的时候,他却怂了,“不要嘛,臣弟还小呢,您就让我再在宫里呆两年吧,嗯?” “朕看你是不想领差事,还想继续在长华殿里混日子呢吧?”裴清殊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朕也舍不得你,只是你毕竟大了。就像乐仪要回宫里学规矩一样,你也要学会独立,自己开门建府,撑起一个家才行。” 十四听着就觉得头疼:“可是……可是这也太突然了一点儿吧。” “从定亲到婚礼,至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现在定亲,并不算早。不过朕最近要忙迁都的事情,顾不上你。你若是不急的话,就等到三月份选秀的时候,亲自去相看一番如何?” “啊?选秀?那不是给皇兄选妃子用的吗?”十四摆摆手,忙道:“我哪敢僭越啊!” “臭小子,想得倒挺美。”太上皇闻言,不由笑骂了小儿子一句:“就算是在选秀的时候给你选媳妇,那也是在挑完要进宫的后妃之后,再在剩下的秀女当中给宗室挑选。难道说,你还想和你皇兄抢人不成?” 十四连忙把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一样:“不敢不敢,儿子可不敢!” 裴清殊笑了笑,故意使坏:“不,倒也不尽然是这样。在儿子挑选之前,父皇还是可以,自己先去挑选两个可心的嘛。” 太上皇闻言,下意识地看了林太后一眼,然后赶忙把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一样:“不敢不敢,父皇也不敢!” 一屋子的人,都不由地笑了起来。 …… 雍定五年,迁都一事开始逐渐步入正轨。 除了修建宫室之外,长安城的西城、东城,都要修建一些大小不一的房子。东城是要赐给皇亲国戚们的府邸,西城的宅院,则是要租、或者卖给一些京官们居住。 好在长安是古都,原本的建设就还算不错,用不着大兴土木。 不过这么一折腾,还是难免要花上不少银子。 裴清殊心里清楚,为了这事儿,在背后骂他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甚至还有一些老臣,在朝上就敢公然对他冷嘲热讽,明里暗里还是不支持迁都。 裴清殊执政,不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过身为皇帝,就没几个喜欢听别人说自己不是的。 所以对于这些顽固派,裴清殊也没怎么留情面,直接在朝上告诉他们,如果留恋故土的话,没关系,只要辞了官,继续留在京城就好了,他绝不勉强。 这样一来,就没几个人敢再多嘴多舌了。 毕竟现在,已经不同于裴清殊刚刚继位、手中无人可用的时候了。 经过两次科举考试之后,裴清殊已经培养了不少和自己政见相投的人才。如果他们这些反对派辞官了的话,对裴清殊来说不仅无关痛痒,甚至他还会隐隐感到高兴呢。 那样的话,不仅省了他的口舌,还省了朝廷的粮饷了。 不过,裴清殊也得承认,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其实还是挺有道理的。 比如迁都一事,花费巨大的问题,裴清殊也有同感。所以他最近,除了安排迁都的各项事宜之外,还在考虑继续开源的法子。 由于还要防着匈奴,暂时没有兵力对付海贼和倭寇之故,海禁暂时还不能开。 倒是可以想想办法,从大齐内部生出些银子来。 说到这个,裴清殊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商税。 早在裴清殊继位之初,他就想动商税这一块了。只是当时户部人人都忙得脚不沾地,根本顾不上再进一步改革。 现在,税制改革已经进入平稳实施的阶段。裴清殊觉得,也是时候,动一动商税了。 户部尚书龙启章,今年已经快六十了,不过他还是不愿意告老。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儿子不争气,至今还没能考中进士。 龙启章无人接班,自然不甘心就这么退下去。 裴清殊见他身体还算硬朗,将户部打理的还不错,就暂时没有将他换下去。 不过想要进一步改革商税的话,龙启章恐怕确实没有那个精力了。 在把户部众人叫来紫宸殿商议了一番之后,裴清殊决定,命户部侍郎贾昂,以及内阁学士陈起等人,共同研究商税改革之法。 商税改制,迟早会为天下人所知。所以裴清殊也没有藏着掖着,除了命贾昂和陈起负主要责任改制之外,也让其他朝臣各抒己见。无论品级高低,皆可上奏,对此事发表意见。 这样一来,各种各样的折子不免向雪花一样地涌向了内阁。这其中,大多是一些华而不实、十分不现实的想法。很多折子都还没有被呈上裴清殊的御案,就被内阁的人给筛选下去了。 不过,在众多的奏折当中,还是有几本,引起了裴清殊的特别注意。 第83章 比如说,雍定四年的新科进士, 翰林韩歇的奏章里, 就提出了一个不错的法子——收取契税。 契税是指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买卖时, 根据地契或者房契的价格, 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的一次性税收,由买家支付。 在过去,契税时征时罢,并没有全面、详细的规定。 韩歇提出来之后,裴清殊等人都认为可行,就在此基础之上,详细规定了契税的收取规则。 从今之后, 不仅是买卖房屋和土地, 包括买卖奴婢、牛马等, 只要是这等制定了契约,有文书的买卖,都要收取契税。 一般来说,能够买房置地, 呼奴唤婢的人家, 都是有一些家底的。契税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一,完全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所以许多人都只是私底下偷偷骂了一声之后,就乖乖地向朝廷交上了这笔钱。 千分之一这个比例听起来不高,不过在全国范围内施行之后,大大增加了大齐的财政收入。 裴清殊高兴之下,将韩歇连晋几品, 封为正五品翰林院侍读。还大方了一回,赏他白银百两。 一时之间,韩歇这个平民出身的翰林,从一个无名小卒,一跃成为雍定朝的新贵。 谢治和韩歇同批中进士,同时进翰林院。现在见到韩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飞黄腾达,自己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编修,谢治心里面不禁有些不舒服。 他自认为了解韩歇,知道韩歇虽有几分才气,但底子薄弱,文笔和见识都远不如自己。 可现在突然之间,韩歇却成为了谢治的上司,谢治不免有几分不服气。 不过让谢治万万没想到的是,现在正是春风得意的韩歇,竟然主动找上了他,求娶谢治最小的妹妹谢五姑娘。 谢治听了,下意识地感到生气:“韩歇,你不要以为自己现在受到皇上的赏识,就可以高攀谢家了!我们谢家可是定国公府,大齐的开国元勋,曾经出过六位皇后,四世三公……” “谢兄,”韩歇浅浅一笑,“你也知道,是曾经?不错,谢家的确曾经辉煌过不假。不过谢兄也要承认,陈郡谢氏虽然清贵,但势力已然大不如前。纵然人脉遍布天下,可谢家本家的男子们,目前受皇上器重的并不多。说白了,就是没有。” 谢治气愤道:“你!韩歇,你不要太过嚣张了。是,这回你是给皇上出了个好主意,越过了我,可我谢治也不是个草包,将来未必没有超过你的那一天!” “谢兄,稍安勿躁嘛。我是诚心求娶令妹,你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谢治不屑地说道:“哼,我们谢家的女儿谁人嫁不得,为何你要求娶,我就一定要把妹妹嫁给你?” 韩歇笑了笑说:“是,谢家的女儿高贵,全都嫁给了世家大族的公子,甚至是嫁入了皇室。只是可惜,有的时候,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啊。” “韩歇,你什么意思!”谢治愤怒地瞪着韩歇,“你把话给我说清楚!” 韩歇气定神闲地说道:“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延和年间,定国公将长女许给了当时唯一的嫡出皇子裴清睿,为的就是让谢家再出一位皇后,延续昔日的辉煌。只可惜,裴清睿贪污受贿,蓄养私兵,成了天底下头一号不忠不孝的乱臣贼子。您的长姐,也因为羞愧自尽身亡了。” “你……”谢氏长女的遭遇,一直是谢家人的禁忌。十年过去了,从来没有人敢在谢家人面前提起。谢治没想到,这个韩歇竟然猖狂至此!“你不要欺人太甚!” 韩歇的话却还没有说完:“谢兄的二姐,嫁给了昭信侯府的世子爷,按说也是一桩好姻缘呐。只可惜,您的二姐也福薄,生产的时候去了,只留下了一个可怜的孩子。” “二姐去世,只是意外而已,你说这些事情做什么!”谢治已经不想听他再继续说下去了。 因为他知道,韩歇接下来的话,不会是他想听到的。 “意外?可韩某听说,令姐去世当日,昭信侯世子还在天香楼里听戏。令姐去世没多久,就娶了继室……” “够了!”谢治忍无可忍,“韩歇,你究竟想说什么?!” “谢兄别急,我的话还没说完呢。您的三妹,也就是嘉妃娘娘,倒是福泽深厚。进宫之后不久,就顺利生下了四皇子殿下。只是恕我直言,她的青云之路,已经走到头了。” “你胡说!三妹尚且年轻,膝下又育有皇子,怎么可能……”谢治话说到一半,自己都说不下去了。 “皇上素来敬重皇后,宋氏又产有两名嫡子,地位稳固。嘉妃娘娘之上,还有两位贵妃,都是皇上潜邸时候的老人儿。一个出身显赫,家族有从龙之功,姑母是对皇上恩重如山的太后,堂兄是备受皇上器重的内阁阁老。同样,膝下也育有皇子。另一个虽然出身不显,但是貌若天仙,素得圣心,又拼着性命,为皇上生下一子一女。谢兄不妨仔细想想看,嘉妃娘娘可有机会,越过她们当中的任何一个?” 谢治张口就想要反驳,可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竟然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他堂堂定国公之子,竟会被一个平民出身的韩歇牵着鼻子走?! 不过,谢治能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中进士,自然也不傻。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不对劲的地方:“韩歇,你一个翰林,如此关注后宫之事做什么?” 韩歇笑了笑说:“因为今年春天,韩某也要送妹妹入宫。如果舍妹愿意下嫁于我的话,那到时候,韩家和谢家便是亲戚了。理所当然地,舍妹自然会对嘉妃娘娘倾力相助。韩某也会尽自己所能,和谢兄一起飞黄腾达,得到皇上的信任。” 原先因为出身和学识的缘故,谢治一直有点隐隐地看不起韩歇。 可是现在,看着韩歇仿佛将一切都算计在内的笑容,谢治突然发现,自己过去,似乎是太过小瞧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