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摆摊
潘双双基本已经对吴王村的食品这一类做了考量,她知道那碗面之所以买这么贵,主要还是因为那汤面上铺满了猪油。 于是,两人的动作更快了,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天老早大亮,姑嫂二人趁着吃饭时间人少,接着扛着大麻袋,转身朝着村子的方向走去。 两人进了村,估计运气好得出奇,居然没有碰到一个人,顺顺利利的进了家门。 刚进屋,正好碰到潘玉瑶和潘诚哥俩已经把饭做好,菜也热好。 今天的菜色还是和昨天一样,把昨天剩下的猪大肠翻炒了一下,红烧肉直接焖在碗里,吃起来肥瘦相间,油腻的适中,很是好吃,几个孩子也吃的香喷喷的。 之后吃过饭,潘双双一拍脑袋,很是懊恼,因为她竟然又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便是摊位没有租。 想至此,潘双双很想撬开自己的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浆糊做的。 所幸,潘双双只身一人去吴王村后,直奔桥头的房屋出租中介,也是运气好。 那里的老板说正好有一对夫妻,本来租了摊子在那里卖羊肉汤已经很多年了,可是突然间自家本来高考的儿子突然摔断了腿,需要人照顾。 可是夫妻两人已经付了一年的租金,还剩两个月的时间才到期。 指望将剩下的租金收回,正当初托人询问,正巧就这么被潘双双给撞上了。 潘双双听了喜笑颜开,趁着白日里那夫妻两人还在吴王村,便去找他们。 等到了地方,一看位置,潘双双才发现这个摊位有些偏僻,地方狭窄。 那租价也便宜一个月不过三百块钱,两个月也才不过六百块钱,但她宁愿位置好点,价格贵点无所谓。 而那夫妻两人又急于脱手,知道自己这个位置不算好,又赶上年底,摊子不好转租。 都快半个月了,连个人影都没瞧见,好不容易来了个主顾,一心想要把这个是给成了。 又见潘双双有些犹豫,便也不要价,直说只要两百块钱,外加一些桌椅瓢盆都一并送给她。 那些东西潘双双看到了,都是一些比较破旧,不值几个钱。 只有一辆底下装了两个轮子的板车,可以推着走的炉灶她还是非常喜欢,虽然旧了些,但还是可以用,这样她也省下不少力气。 于是她和夫妻两人便签了份合同,也付好了钞票。 傍晚潘双双肚子一人回到家,便将自己买好的东西罗列出了一张单子,不过是一些新的碗碟、锅具、案板、小煤炉,并一些猪骨头、猪下水和面粉。 又想到今天自己去各个摊位留意的价钱货色,随后便拿出块崭新的木板写的一些酒店挂出的一块块菜牌,在板子上写了很多面条名字和价格。 当天晚上,潘双双便命令几个小不点不准吃任何东西,因为今天她要尝试做面条,好到时候去吴王村买的时候,心里有个底。 潘双双首先还是现将猪下水用草木灰清洗干净,随后又烧开一锅热水,放入猪棒骨加入姜片、蒜片、八角、茴香和葱段来去腥提味道。 之后又将在房间的潘月季叫到厨房,让她看好骨头汤,别让它干了。 随后潘双双便开始一步步步骤精准的开始和面、揉搓、再最后将面团分成五个,用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榨成的汁,分别滴入面团中。 随后只见不过一会功夫,面团便呈现不同颜色:红的、黄的、黑的、紫的,还有绿的,看着颜色,就觉得食欲大振。 连带着旁边仔细搅动着锅里熬得已经浓郁骨头汤的潘月季也不由得开起小差。 毕竟用蔬菜汁做面条的新奇方法,她从来也没见过。 之后潘双双又将醒过五分钟的面粉拉成长条,不断的进行拍打,只见面条逐渐细如发丝后,潘双双便将面条放在一旁。 又开始将猪大肠爆炒后,放入骨头汤中,熬煮半个小时。 待到和猪大肠混合的颜色已经呈现出乳白色,潘双双便将一大锅滚烫,热气直冒的骨头汤倒入一个铁桶中。 随后又往锅里倒了一大盆清水,待到滚烫时,便将细如发丝的面条放入水里,煮了莫约一分钟后,便捞出来放入六个碗中。 再从铁桶中一勺一勺的将骨头汤放入面里,放上一些煮的烂透的猪大肠,再切一些细葱,看起来色香味俱全。 当然潘双双最爱吃辣,怎么会忘了一碗油乎乎的辣椒油呢! 瞬间当一碗五颜六色的面条出现在几个老早闻见香味,口水直流的孩子面前时,直接端着属于自己的一碗猪肠汤面,吃的满嘴流油,不亦乐乎。 而在之前吃过别人摊位面的潘月季,端着自己面前那碗红得发辣的汤面。 更是竖起大拇指,毫不吝啬的朝着潘双双夸赞道:“大嫂,你这面条做的太好吃了,面条筋道,不向先前那家的,面条煮的过烂,没嚼劲不说,连那汤都跟白开水一样。” 她此番话一完,身旁的潘玉瑶便幸灾乐祸的说道:“还好吃那碗面的人不是我。” 说完,一脸贱样的望着潘月季直挑眉,差点气得潘月季直跳脚,挥手就朝他打去。 气氛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潘双双也一脸享受的听着别人对自己的赞扬,尤其潘月季,毕竟这可是要买钱的玩意儿。 第二日,清晨,天刚亮,鸡刚明啼,这次潘家全家人都出发去吴王村摆摊,潘梅花、潘迎春更是精神抖擞眼巴巴的等着天亮,只顾忙着在那儿收钱。 于是,潘家六人便将锅碗瓢盆收拾到放置妥当后,推着那板车,一起出了门。 等到了吴王村后,集市已经开始,边上各色各式的食摊已经纷纷开始搭炉起灶,看到这一家六口几个孩子将板车停到最里面。 偏僻的角落里,便全都已经知道,原来这是接替那老汉两口子羊肉汤的一家人。 吴王村的人比之村子好豪爽大气很多,大多热情好客,不认生,虽然看着陌生,却也纷纷过来打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