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清]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在线阅读 - 第508页

第508页

    待他回到毓庆宫,将这好消息告诉了胤祉。

    “汗阿玛说你明日就可以早起临朝了,下朝后跟着孤学办公,到时候一并带上四弟弟。”

    胤祉鼓起了腮帮子,怎么每一回都忘不了懒虫四弟?

    “四弟根本就不想来。”

    “汗阿玛说带上,那就一起带上,孤这就派人去通知小四,”放一只羊也是放,放两只羊也是放嘛。

    胤礽:小四这个上辈子做过皇帝的,做起公务来一定很得心应手。

    前去传话的玉柱嗓门还挺大,站在上书房门口等待先生们下课堂,待先生离去,笑呵呵地前去找到胤禛。

    “四阿哥……”

    “玉柱公公,”胤秅直觉不妙。

    这是太子身边的大太监,会出现在上书房来找自己,定是太子又要搞什么了。

    “太子殿下让奴才来给您捎话,明日巳时一起去他身边学习。”

    其余小阿哥听见了,一窝蜂地聚集了过来。

    “啊,为什么太子二哥单独给四哥授课!”

    “我们也想跟着太子二哥学习,不能一起去吗?”胤祚胆大,盯着玉柱问道。

    玉柱摇了摇头。

    “四哥好坏,什么时候让二哥答应带你学习的,把我们都撇下了。”

    “四哥一点都不讲义气。”

    年纪小小的小八,孤零零地待在隔壁启蒙,这边热热闹闹的,时不时传过去其他小阿哥们念叨的一声又一声“四哥”。

    小八渴望地吸了吸手指,他也好想与隔壁的哥哥们一起玩啊!

    七哥也在隔壁……

    可是他太小了。

    小八泪汪汪地低头,嘴里念叨着今天的课业。

    一会儿是“人之初,性本善”,一会儿是“ABCDEFG……”,还要数数,他叹息道:“我八根手指全掰开都数不清十在哪里啊!”

    数数好难,外语也好难,听说之后还要学习汉语、蒙语、满语、数术、几何、物理、化学,从诗词歌赋到天文地理,从弓马骑射到刀剑枪矛。

    还有一月一小考,三月一大考,半年一终考,全年一末考,还没有名字的小八孤独地哭了出来。

    呜呜呜……好羡慕四哥受欢迎,那么苦那么累的学习,如果能有人一起该多好啊!

    另一边,陷入被其他弟弟们联合讨伐的胤禛,脸色越来越黑。

    胤祚不满地嚷嚷起来:“四哥又唬人了,又要瞪人了,就知道吓唬人,我们才不怕你呢,略略略!”

    胤秅差点没给这亲弟弟气死。

    太子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啊?

    不就是哄他们玩,不就是带他们认识科学,就这么轻而易举交付信任了?

    额娘生下来的儿子里,所有聪明的脑子都给留在自己身上了,无论是胤祚,还是未来的十四,全都是没脑子的莽夫!

    七嘴八舌的弟弟们就像是上百只鸭子围绕在他身边,胤禛感到绝望:我只想在上书房装孩子,混在一群小不点中躲懒。

    胤禛可一点都不想跟着太子学习办公,更不想比上一世更早地接触那些糟心的公务!

    然而事与愿违,他此前有多冷漠冷眼旁观胤祉折腾,这会儿就有多后悔没阻止胤祉的胡闹。

    若是上天能够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定一把抱住胤祉的大腿,扯都要扯着他不让他去找太子。

    次日清晨,胤礽将兴奋地天刚亮就起床的胤祉接来,开始教导他上朝的流程。

    待胤祉按照规矩在属于他的席上站好,早朝开始了。

    他站在长身玉立的太子二哥身后,前边还有身形高大的大哥,顿时就觉得特有安全感。

    朝会上多是在商议战事准备之事,正如太子二哥所说,大清与沙皇俄国即将开战,战事准备及各地情报都源源不断送至京城,等待着汗阿玛下令。

    胤祉目不斜视,一边听汗阿玛与朝臣之间问答,一边思考记忆着。能听懂的就听着,听不懂的就问二哥,二哥说了,第一次临朝要写八百字感想,他一定要聚精会神好好听讲,这样等回去了才有东西可写。

    “臣有事启奏,京城如今玉价不断上涨之事已经发现源头,是太子殿下授意下属伴读以高价向各处玉器商铺收购玉所致,也不知太子殿下为何要差遣人收购玉,这与您如今正在忙碌的战事准备,接待外使似乎并无联系。”

    弹劾胤礽的是一位小官,官职是不高,看他理直气壮的模样,显然是身后有人。

    “玉价上涨,当然是因为孤收购了大部分的玉,这对大清百姓而言并不是要命的东西,会为孤所做之事跳脚的,唯有钱多得没处花的达官显贵了,”胤礽无奈笑道:“与接待外使还是有一些关系的,大清之美玉名声,已经传到外洋去了!”

    “想要购买玉佩的,暂且忍一忍,我大清之美玉,又岂是外洋人随随便便能在商铺之中买到的?”

    胤礽对答如流,提及了玉佩营销一事带来的好处。

    “西方那儿,多的是愿意为了玉佩掏钱掏东西的贵族,海上贸易能带来多大的国库收入,陈大人应该最有体会了。”

    朝臣们之间窃窃私语起来,之前还出言诘问太子的小官向太子鞠了一躬,遂退回了原来的位置。

    接着便是对太子此举的讨论,直到帝王出言喊停,这事儿的风波才算是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