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亲娘两哪有隔夜的仇。”郑秀敏摇头。 “你娘不给你写你不会给她写?上回那个大包裹、还有你哥来给你拿的那老些钱,要是你娘不同意,你哥能拿得出来?”孙桂英直接批评起邓琳琅来:“要是这样你还不给你娘写信,我都替你娘生气。” 本想岔开话题,没想到把火引到自己身上的邓琳琅:“……行,今天晚上我就写信,明天正好让送原料的人帮我邮走。” 想想自己占据了原身的身体,除了打过一次电话,给身体的爹娘邮过五斤大米,还真没做过什么,邓琳琅难得的有些心虚。 看原文的时候她不是没批判过原身的爹娘,毕竟原身下乡的时候才十五岁,再生气也该写信引导一下。有了家人的关心,原身也不会贪恋袁劲松口头上若有还无的温暖无法自拔。 穿进书里接收了原身的记忆,邓琳琅才了解原身爹娘的无奈,以及这个时代的家长,几乎没人想过孩子会有精神需求,只觉得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尽到责任了。 所以邓琳琅会收到内容丰富的包裹,还有邓林胜探望时带来的钱,而信只有一页纸。 邓琳琅突然沉默起来,郑秀敏不由看向孙桂英。见她向自己摇头,便没再开口,而是跟孙桂英打了个招呼,回家准备明天再来。 第46章 ◎化身拿摩温◎ 这一晚邓琳琅睡得有点晚,她知道城里人虽然有供应粮,里头的细粮有限,大部分还是粗粮。便从商城里倒腾了二十斤大米和五十斤白面,想到原身还有两个弟弟,又塞了两包大白兔,缝成个巨大的包裹,准备让李卫党帮忙邮给邓家。 钱是不敢给的,毕竟普遍的观念中,城里人比农村人更有钱,而邓琳琅还代养着两个孩子,邮钱的话实在解释不清钱的来路。再说邓家现在有四个大人上班,只有原身的两个弟弟还在上学,家里的钱应该够用。 邓琳琅觉得,等原身的姐姐邓琳琳和大哥邓林胜结婚的时候,她明面上的加工费应该挣一段时间了。到时包上一个大点的红包,补贴一下两个小家庭,也算替原身还了两人当年劝说之情。 想补贴一下邓家人,关键还得先把包劳保用品的活干好,也算自己借用原身身体的补偿。而原料平安运到小庄头,又是必须迈好的头一步。 邓琳琅第二天起了一个大早,天刚蒙蒙亮就已经出现在上次交粮食的玉米垛旁。她得把商城里兑换的碎布头和白棉线取出来。 一千公斤重的东西,不是布就是棉线,自然不能直接放到地上,邓琳琅又兑换出几块看不出新旧的黑布,估摸着一百斤左右包上一包,也足足包了二十包。重新打包把邓琳琅累得够呛,她感觉不到成就感,坐在玉米秸上喘着粗气,觉得下次还得换个法子,这样交货太累人。 没等气喘均,李卫党已经赶着马车过来了。上一次夜太黑,李卫党没有看清邓琳琅的模样,这回一打照面还有些愣症:二子说没错,眼前的姑娘年纪不大,身材也十分单薄,咋看也不象能搬得动那老些东西的人。 可她身边没有别人,不管是身旁的玉米垛还是往前些的乡道上,都没有车辙的痕迹,李卫党又不得不相信是这姑娘自己把东西运过来的。 “小邓同志,”李卫党向邓琳琅打了声招呼,聪明的没有问出自己的疑惑:“是这些东西吧,要现在就运到小庄头吗?” 邓琳琅向他点了点头:“先不着急,你拉着东西往回走一段,估摸着八点来钟运到小庄头就行。”总得让人看到东西是从县里运来的。 李卫东早已经交待过,让李卫党听邓琳琅的安排,多做少说。可李卫党实在眼馋邓琳琅身上的军大衣,一个没忍住,有点不好意思的问:“你身上的大衣还能找到不,要是能找到的话,能不能替我找两件?” 大衣?邓琳琅往自己身上看了一眼,马上就理解李卫党为啥对自己的军大衣感兴趣:这个时代的人都很崇拜军人,谁有一件军装不来于现代时的奢侈品牌。 厚重保暖的军大衣,每名军人入伍只发一件,不退伍回乡的话别人很难摸到。自己身上的军大衣,一看就是正品,冬天穿起来保暖又抗风,对李卫党这种常跑夜路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大衣不太好找,价格也高。”大家只是合作关系,让利也得让到明面上。 李卫党不当回事儿的摆了下手:“这我知道,黑市上仿的军大衣还八十一件呢,要是你能找到的话,一百我也要。” 有钱人呀。此时刚参加工作的学徒工,一个月才十八块钱,李卫党要拿学徒工近半年的工资买军大衣,还一次就要买两件,邓琳琅觉得黑市的钱果然好赚。 再好赚邓琳琅也没动心,她要做一个在背后为黑市添砖加瓦的人:“行,我给你找找看。” 李卫党满意的笑了,示意邓琳琅先走。邓琳琅对李卫党没急着赶路有些奇怪,自己虽然没回头,却让系统扫描李卫党在做什么。 系统的回答很详细:“刚与宿主交易完的人,把车赶到了路边,又回到了玉米垛。他在搬玉米秸,他把玉米秸堆得跟其它玉米秸差不多了。现在他在用脚踢土,把地上的车辙印给盖掉了。” 原来李卫党在遮掩玉米秸边的痕迹。邓琳琅觉得自己又被上了一课,问系统:“你能把我的脚印给弄没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