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源
在黄老师的善意提醒之下,在场的那一些,年迈的老人们开始乱做了一团,真香的说着自己的身子骨还十分的硬朗,谁都不服老。 “接下来我们要表演的节目,就不需要在场的各位活动身子了,将会有我们小木屋的全部成员,给大家带来一场话剧桃花源,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接着黄磊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看向了台下的众人说道。 说到这个桃花源,也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可他却是黄老师出道以来在话剧这个行业里面的巅峰,帮他荣获了许多奖项,也是黄老师和他的老婆孙茉莉相识相知相爱的定情之作,可以说这一部话剧对于黄老师来说意义更加的重视。 而今天在黄老师的指导之下,将会由严逸和娜娜子作为主演,而他和鹏鹏将会作为助演的一个形式,将这个话剧作品的一个片段再次呈现给在场的众人。 为了这个作品,二人可是紧急排练了好几个小时,这才总算是赶上了今天晚上的这一场演出。 故事的剧情讲的是民国时期一对青年恋人在上海相恋,但因为战争两人被迫无奈,只好分开, 后来女孩子去了昆明,男孩子去了台北,再后来女孩辗转河内、**也回到台北,尽管两人都住在台北,但直到男孩老年时生病住院两人才得以相见,而这次重逢距离他们上海公园分别已经过去了四十年,而且,双方均已成家。 可以说诊断句型此起彼伏,情感线路相当的波折,从一开始的情感喜剧到最后的悲剧,这些转变还有话剧之内的那些细节处理,相当的考验,一个演员的台词功底还有演技。 而为了能够达到这场话剧的最佳效果,严逸和娜娜子也纷纷穿上了民国时期哪些黑色的学子服,这样富有年代感的服装,顿时让在场的老少爷们眼前一亮。 娜娜子:好安静的上海呀!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安静的上海。好像整个上海就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刚才那场雨下得真舒服,空气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滨柳,你看,那水里的灯,好像…… 严逸:好像梦中的景象。 娜娜子:好像一切都停止了。 严逸:一切是都停止了。这夜晚停止了,那月亮停止了,那街灯,这个秋千,你和我,一切都停止了。 娜娜子:天气真的变凉了。(严逸将外衣披在娜娜子身上)滨柳,回昆明以后,会不会写信给我? 严逸:我已经写好了一叠信给你。 严逸:真的? ...... 整场话剧二人演的相当的入戏,在严逸的演技带领之下,娜娜子仿佛自己已经化身为了话剧之中的那个云之凡,感受着从严逸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江滨柳对于云之凡的那种浓浓爱意,仿佛自己正在经历着一场来自民国时期的懵懂爱情。 这样唯美和谐的画面,就连在场的许多硬汉爷们都忍不住看呆了,这样一对才子佳人,试问谁又不爱呢。 伴随着这一段剧情的结束,很快就来到了江滨柳和云之凡在战乱之中被迫分离,一个去了台湾,一个辗转国内各地,在黄老师那专业的台词功底之下,这一段原本可能苍白无力的旁白变得更加的灵活多彩,让人听着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而等到最后的一场二人老年时期,再一次见面的时候,原本的浪漫喜剧已经不见了,与之相反的是一种老年迟暮时在于故人的一种悲情,特别是曾经相爱的一对恋人,如今却已嫁他人。 配合上之前的欢闹,这一段的悲伤情绪反而酝酿的更加浓厚,在场的许多不服老的硬汉爷们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整场表演下来可以说看哭了很多这些。生活在山村内,淳朴的人们,他们更加能够体会到话剧当中的情感传递,他们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情感,反而看这场话剧时能够更加的融入其中,感受到话剧当中所传递的东西。 “非常感谢今天晚上大家能够一起聚在这里看我们的表演,一起吃完这一顿饭,只不过今天晚上的表演就只能到这里结束了,时间也不早了,感谢大家对于我们小木屋的支持时间也不早了,就让我们小木屋的成员护送大家回家吧。” 等到整场话剧表演结束之后,黄老师这才再一次站到了舞台之上,宣布了今天晚上这场晚会的结束。 说实话,在场的很多村民们都不太想离开,今天这样的大场面,恐怕在他们的人生当中,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看到几回。 不过最后在众人劝说之下,大家却还是失散了,开来各回各家。 而一些相对比较年迈的老人,也都有严逸娜娜子,还有鹏鹏一起将其送到了各自的家中。 然后等到众人将所有人送回家中,然后再将小木屋聚会的场地收拾完毕之后,确实已经到了晚上九点多了。 此时忙碌了一天的众人早就已经累得快要睁不开眼了。 “唉,对了,你们要不要去看萤火虫啊,我刚刚和一些老人聊天的时候,听说在这片山村的后面有一处湖泊,那里好像有萤火虫出没,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倒是可以去看一看。” 就在这个时候,黄老师突然叫住了三人,脸上带着一丝微笑的说道。 “还是算了吧,今天这一天经历的实在是太多了,咱们明天再去吧,至于今天晚上还是早点睡觉吧。” 只不过此时的三人在经历了今天一整天的忙碌,又是捉猪,又是差点丢了命,这会儿别说是萤火虫了,就是来一架ufo,他们都不会感兴趣的,唯一能够让他们感兴趣的,恐怕也就只有那张松软舒适的大床了。 不过相对来讲,作为唯一一个女生的娜娜子还是对萤火虫有一些兴趣的,只是当他看到身旁严逸和鹏鹏那疲惫的样子,却也不忍再开口打扰了,只能等到第二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