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初笺在线阅读 - 第76页

第76页

    李煦视线看着一个在长公主的马车旁听命令的侍卫就要过来,他开口道:“别你我你我的,不知礼数,到我手里的就是我的……让你快回马车,怎么就不听话?”

    他转头之后,看钟华甄还在外面,皱了眉。

    钟华甄叹气,这下也知道要回自己东西无望,只能道:“这是我的贴身之物,你不能让别人打开,也不能让御医取里边药材。”

    “本宫知道,不需你多说,”他顿了顿,“……一路平安。”

    他勒绳让开,和从长公主那边过来的侍卫错开,领着自己的人离开。

    李煦来得匆匆,去也是没拖泥带水,仿佛只是想来送她这件东西。

    侍卫还没对他说出长公主的下马威,稍微郁闷,但他还是尽责给钟华甄传一句话道:“世子,长公主让您注意身子。”

    长公主想她别忘了自己是双身子的人。

    钟华甄颔首,抱着李煦丢过来的布包进了马车。

    李煦耽误的时间不多,这只是一场小插曲,马车很快又恢复前行,行进速度加快几分。如果不是正在路上,长公主或许得把她叫过去说一顿。

    南夫人声音焦急道:“世子,香囊的事怎么办?”

    “……他既然答应不让人碰,那便不会让人碰,”钟华甄轻道,“硬要也要不回来。”

    “可这太冒险了。”南夫人怨自己老了不记事,忘事忘得太快,这香囊要是时时刻刻挂在太子身边,迟早有一天会暴露。

    钟华甄摇摇头,跪坐在马车中,解开布包道:“路老那里还有准备,不用担心,你瞧瞧太子送的虎皮,我想待会到了驿站,母亲就该让人收回去了。”

    南夫人也知道刚才的情形,任谁要太子都不可能给。

    她想了好久,叹了一声气,抬手去摸虎绒,觉得手感舒服,又突然赞道:“这张皮是不错,正好可以给世子铺美人榻,长公主应该不会在意这种小事。”

    钟华甄轻道:“我倒是没想到太子会跑来送我这东西,我还以为他想拦我们。”

    她还在想边疆的事。

    突厥初期攻势极猛,还没传遍天下,手里城池就已经牢牢掌握在手中,而雍州昭王李唯知,也是在这个时机出的头。

    而李煦,得在至少两年之后才慢慢崭露头角。

    “夫人,你说如果我给太子写些东西……”她住了嘴,握住那夫人的手,后面的话却半天都没说出。

    李煦是李煦,不会被人左右,不会被人动摇,他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会墨守成规,若她哪一方面记错了,说不定只会害他。

    他未来成为统一九州的帝王,本事还轮不到她来质疑。

    ……

    一处半高的小山坡地,萧瑟树木干枯,黄叶被马蹄踏碎,发出清脆的声响。李煦停在山坡上,看长公主一行人慢慢远去。

    一个侍卫在他身后恭敬道:“世子已经离开,殿下也该回去收拾。”

    李煦手微攥紧缰绳,回头问道:“世子此行,会不会出事。”

    钟华甄对他有依赖 ,她听话,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没他在身边,铁定要被长公主训教。

    那侍卫道:“东顷山在豫州偏南一带,远离边境,一路走官道,不太可能会有事。”

    李煦顿了顿,望向远方,他过了好一会儿才喃道:“如果不是会出事,我心里怎么就这么不舒服呢?”

    钟华甄算是个爱笑的,他以前听旁人说她清冷高傲,还鄙夷不屑了几天,等后来发现她是因为自己从不曾和旁人来往,别人很少能和她搭上话所以才这样说,他又奇怪地心虚了两分,可追究起当时心境,却不觉有悔。

    侍卫没听清,也没多问,主子的事不是下人该知道的。

    李煦想到她刚才的笑,心觉他们果然是最好的朋友,分别一次都这么难舍。

    她那么缠他,难受正常,可要是被她知道自己不好受,肯定得反过来嘲笑他,他才没兴趣被她奇怪的视线打量。

    冷风呼呼朝面吹来,李煦握住缰绳,夹马肚转了方向,道:“先回东宫。”

    皇帝突然之间把事情交给李煦,他没有过预料,最近一直抽不出时间。若非周吝发觉钟家离京的动作,赶紧前来禀报,他还不一定能赶得上。

    李煦和她说过打算离京,但没告诉她自己要去哪。

    雍州送来密报,出了问题,他打算亲自去一趟。

    宋之康和昭王李唯知有联系,邺城这些年河道开的次数也不正常,官员频繁出事被换,没人在后面动手脚,不太可能。

    第44章

    东顷山中有一座专门的侯府别苑, 和京城差不多。

    钟华甄是来养身体的,不便见人,称病谢绝城中官员拜访, 以她自己婢女的身份, 住进了长公主偏院。

    长公主严禁旁人在钟华甄面前提太子的事, 以至于她从那天见过李煦最后一面后, 有两个多月没再听过他的消息。

    而就在她离京的前几天,边疆之地爆发了战争, 城池失守。

    突厥几天之内夺走了十五座城池,钟华甄的预想成为现实,一步步按着她前世的记忆行进。

    长公主出门前显然不知道有这种事, 比钟华甄还要关注, 她听到消息不妙时失眠了几夜,后来听见昭王出手, 脸色又一变, 半喜半忧,喜的是有人敢挺身而出, 忧的是昭王不是皇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