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页
沈羲和带着二十多个宫娥浩浩荡荡到了含章殿,一身素衣的荣贵妃竟然早早等在了宫门口,她面色虽有些憔悴,却不见丝毫风韵,见到了沈羲和也没有半点不悦与愤恨。 “有劳太子妃来看我。”荣贵妃笑着寒暄。 “陛下下旨,复位贵妃,含章殿的宫娥皆已被发放出宫,我打理六宫,岂好怠慢贵妃,故而。尚仪局了些宫娥,给贵妃送来。”沈羲和淡声解释来由,转过身对着跟在红玉身后的宫婢吩咐,“今日起,你们便在含章殿伺候。” “诺。” “这些人如何分配,全由贵妃做主。”沈羲和又对荣贵妃道。 “让太子妃费神了。”荣贵妃含笑将人全部接收,没有一句反驳与挑剔。 沈羲和淡淡一笑,荣贵妃能够屹立在祐宁帝的后宫这么多年,从来不是等闲角色,先前不过是没有和她交过锋,且站在后宫之巅久了,也就生了懈怠之心,这才轻而易举就被沈羲和弄得身败名裂。 这一次吃了教训,倒是把脑子都长了回来。 沈羲和从来不喜与人虚与委蛇:“贵妃娘娘,好自为之。” “太子妃忠告,铭记于心。”荣贵妃不动神色。 沈羲和留下人,带着红玉等人回了东宫,虽已至九月,可京都酷暑,要十月才渐凉,沈羲和不耐热,却也并没有打算再回行宫,以大赦后宫后诸事繁忙为由,留在京都将该填补的人都填补上。 宫中各方势力的暗桩哪里只有宫娥,还有内侍,只是没有寻到法子将这些人一道给打发,不过独木难支,这些人绝不会单枪匹马潜伏在宫中,应当都会互助,沈羲和把宫娥都遣散出去,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孤立无援,轻易不敢动作。 第630章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秋意渐浓,沈羲和估算着行宫避暑应当接近尾声,萧华雍很快就应该回来,却没有想到登州大雨一直未歇,自那夜起,连续五日都下着,大雨滂沱,不但不歇甚至减小都不曾。 原本狂喜的登州百姓,渐渐脸色开始苍白,就连登州官府都一个个浮现了忧色,景王萧长彦与燕王萧长庚也因为大雨而一直没有撤离登州。 祐宁帝还没松口气,登州再一次成了他的心病,为了防范于未然,他下令登州官府紧盯着靠近山林的百姓,萧长彦与萧长庚在没有接到谕令之前,就已经分头行动,却仍旧是晚了一步。 七日连绵大雨造成了不少山坡滑倒,附近村民伤亡惨重,唯有村里经验老到由管理得当的小山村损失较小。 大半个登州刚刚在最酷热的日子里经历干旱,连口气都没有喘,就又陷入了暴雨泥石流,干旱之时只是看不见希望心中焦灼,此刻不少人已经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登州沿海,这大雨再持续下去,受到牵连的绝对不止依山傍海的村民,一旦海岸决堤,大半个登州都要陷入洪涝之中,甚至相邻的州县也会被殃及。 山体滑坡还没有解决完,登州各地汛驿站发来的水报就递到了祐宁帝的御案上。 比起旱情,眼前的水灾更令祐宁帝面色凝重,朝廷上下更是抓耳挠腮,以期能够早日度过这一关。 旱情至少还能各方支援,如今登州水灾将起,各路都出现了山体滑坡事故,想要运送救灾之物,难于登天。 “殿下,陶公去了登州。”珍珠急急传信给沈羲和。 沈羲和豁然站起身,接过递来的消息,消息是萧华雍传来,陶专宪是自请与工部尚书一道前往登州视察灾情。 工部管着水利,工部尚书比陶专宪尚且年迈,往日里面对朝廷的纷争惯会装聋作哑,可到了危急关头却从不含糊,他虽然要不了多久便会致仕,但他的治水经验丰厚,放眼整个朝廷,唯有陶专宪能够与之相比。 陶专宪十年前为地方官的时候,甘州大涝,是他凭一己之力保全了数万人的性命。 看完萧华雍的信报,沈羲和虽然担忧,却也无可奈何,这是外祖父自己的意愿,她有法子把陶专宪弄回来,但她和萧华雍都没有这般做,他们都知道,这是陶专宪心中的信仰。 学以致用,为官者当为百姓请命,为弱者谋福。 “去行宫。”沈羲和当即做了决定。 宫里的事情她差不多已经处理完,现在登州又面临着洪涝,这个时候祐宁帝没有心思带着人浩浩荡荡折返宫中,路上一日,耽误多少急讯? 外祖父去了登州,尽管在这件事情上,哪怕是政敌,紧要关头也不敢轻易下黑手,否则就是灭族之祸,除非是造反之人,如若不然甭管多么不对付,都会盼着灾情能够遏制,百姓好过了,他们才有时间和精力各凭本事往上爬。 登州一州百姓放任不管,他们便是争到再多的好处,最后也只是站在最高处来收拾烂摊子的人,且祐宁帝积威已久,这个时候他们也不敢存私心。 人祸是不大可能,天灾却随时袭来,沈羲和担忧陶专宪,萧华雍必然也会分心随时传递消息给她,又要想方设法安抚她,不若她去行宫,与萧华雍在一处,也能有商有量。有时,也能第一时间互相知晓,用不着这么麻烦。 “齐培那边可有消息?”沈羲和坐在马车上,忽而问道。 早在旱情初现的时候,沈羲和就已经让齐培放下手中所有事情,安南、安北等地秘密收粮,为了不引起米粮被哄抬,少不得要多跑几个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