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页
“你如今很喜欢做人先生吗?”尖锐的声音刺来。 沈望手指微微一蜷,面上依旧风平浪静:“若非如此,今日你也坐不到我的马车中。” 蒙面人掏了掏耳朵:“是与不是,沈大人心中有数,只是我以为这先生不做也罢,免得处得久了,再生出叫人优柔寡断的心思来。” “孩子罢了……” “左右是不能再去的,若我动手,可不敢保证她们毫发无伤。” 沈望沉默良久:“我明白了,陛下叫我闭门修书,我确实不该在闲事上费神,明日便叫她们别来了。” 蒙面人拍了拍手:“沈大人果然俊杰。” 识时务者为俊杰。 沈望掩去眼中怒火,忽然笑了一声:“郴刃大人,你是个女人吧。” 与此同时的苏州城里,有个十八岁的少年正赶着小毛驴出城,他长得高大健壮,面容俊朗,笑容中有一种生动的憨厚。 有个大娘路过,问他去哪儿。 他欢快道:“我家少爷说想我了,叫我进京见他呢。” 又有一群人匆匆追上他,这个给他塞干粮,那个给他塞铜子儿,乱糟糟地叮嘱他:“霍子,路上平安啊。” “沈霍,在破庙里遇见那漂亮姑娘,可别动心,那都是狐仙。” 沈霍爽朗一笑:“周叔,你就放心吧,我心里只有小兰一个人,等我从京城回来,就去家里提亲。” 被唤作周叔的老头便满意地笑了。 “都回去吧,别送了……”沈霍笑着回头对他们摆手,“放心吧,就我这一身的功夫,就是遇上山贼也不怕。” 后边的家丁们哄笑。 边上过路的见了,多是感叹这人的人缘倒很好。 …… 虽说马车的颠簸很难忍受,但是一路上,江宛还是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比如一家叫玄铁的铁匠铺和一家叫靑纱的布庄的匾额下,都挂着一个镂空雕刻的「明」字铁牌。 其实这个铁牌子跟五花八门的猎奇幌子相比,可以说是非常普通了,但是随着他们往北边走,这个牌子出现的几率越来越高。 江宛好奇,便去问阮炳才:“那个牌子什么意思?” 阮炳才用「你竟然连这都不知道」的眼神看着她,然后说:“这是明家商铺的标志。” “所以那个「明」是个姓氏,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叫明氏绸缎庄,而要叫靑纱,或者妆雀?” “因为这些铺子不是明家的,这些掌柜之所以挂牌子,是为了便宜用明家的车马,买进明家的布匹,也受明家保护。当然了,每旬也要给明家交钱。” 江宛懂了,这种商业模式在这个时代倒是很稀奇:“明家背后肯定有什么大人物吧。” “明家商铺遍布北方十七州,若无人支持,肯定不至于如此,不过也得赖他们的当家人……”阮炳才啧啧两声,“要是我儿子将来能像明当家一样,那我九泉之下,也能含笑了。” 江宛:“这位明当家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他才二十三岁。”阮炳才道。 “若是这个年纪要扛起这么大的家业,的确不简单。” “是啊,不过我还听说他们家……”阮炳才不知忌讳什么,没有说下去。 江宛看他是不打算说了,于是也没有追问。 “你要去定州做知州,所以才特意打听了这些事?”江宛问。 “毕竟是人生地不熟的,我肯定得弄清楚这些事情。” 江宛啪啪鼓掌:“太有道理了,阮大人这些金玉良言,我真恨不得立刻记下来。” 阮炳才:“?” 他觉得自己仿佛又走进了什么坑里。 江宛长长叹了口气:“听阮大人这一番话,倒叫我想起了自己,眼看着就快到北戎了,我这日子还不知道要怎么过,也很该知道些北戎的风土人情才对。” 心中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阮炳才的屁股离开凳子,已经想好了去茅厕的借口,只等着说出来就溜之大吉。 可江宛竟然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殷切地问他:“阮大人,您说对不对?” “我……” “对啊,太对了……”江宛不让他说话,“所以阮大人和我说说益国公的事情吧,益国公死的那年,您也十六七岁了,肯定知道不少关于他的事。” 阮炳才:我就知道!江宛这厮从来不安好心! 袖子死死被江宛攥在手里,阮炳才还能怎么办。 “夫人怎么忽然问起这些事?” 因为昨日做了个梦,梦里的靖国公夫人又指着安阳大长公主,大声喊,恒丰十七年是你。 恒丰十七年,肯定和益国公有关。 可是到底有什么关系! 靖国公夫人说是安阳,安阳到底干了什么? 靖国公夫人这个看起来不太聪明的人,又会知道什么内幕? 老天爷啊…… 江宛之所以问阮炳才,其实也不是觉得他能记住十六年前的旧事,只是想找个人说说。 可是没想到,阮炳才竟然还真的对霍著一案记忆犹新。 他的角度很特别。 “这要是十年前你来问我,我肯定不愿意和你说,但现在不同了,陛下继位,先帝的那些旧事也就没什么忌讳的了。”阮炳才道。 江宛点头:“那你知道什么?” --